过想想也可以理解,他辅佐顾允的父亲,治理不过一郡,见识和胸怀都局限在了小小的东阳郡里,或者说还留在东阳郡里没有脱离出来,一旦牵扯到了全局,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跟何濡的贪功冒进,眼睛泛着绿光扑上去就咬的狠劲形成鲜明的对比。
“死中求活,由来不知凡几!何况也谈不上死路,飞卿因白蛇而入元阳靖庐,然后发现了庐中枯骨如山,又不是有意针对太子等人,天下明眼者众,谈什么得罪?至于迁州治,连顾侍中都亲来钱塘进行说项,他是天子近臣,飞卿的长辈,还能故意坑害不成?要说风险,肯定是有的,可相比得到的好处,这点风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道理浅显直白,鲍熙其实心知肚明,只是他给顾允设计的路,是稳扎稳打,按部就班的传统门阀子弟的入仕之路,就跟顾允父亲一样,不出错,不冒险,也不做出头鸟,现在完全打乱了计划。
“谁是谁非,以后自然明了。”鲍熙不想再费口舌,反正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道:“贺氏买卖女子的事,你还是要让明府知道吗?”
徐佑摇了摇头,道:“我并无此意!”
鲍熙愣了楞,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好一会才略带犹疑的问道:“你……”
“正如你所说,贺氏集荣宠于一身,轻易不能得罪。飞卿刚刚因为迁州治在主上面前大大的出了风头,要是上书参了贺氏,会惹来数之不尽的麻烦。”
徐佑不是莽撞冲动的愣头青,想做好事,也得先保住自己。舍己为人,以身饲虎,那是圣人的做法,他不行,顾允同样不行。
不过两人还是有区别的,徐佑只需要瞬间就可以做出忍让退避的决定,顾允却会天人交战一番,受到良心不安的折磨,然后在家族大义的压力下黯然屈服。
所以,与其透露贺氏的腌臜事让顾允左右为难,不如佯作不知,日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徐佑拱拱手,道:“主簿,周英儿为了活命,过堂时定会信口胡言,若想飞卿不陷入此泥沼中,必须让周英儿闭嘴!”
鲍熙这才相信徐佑真的无意插手,心情顿时疏朗起来,道:“这个不用担心,我有法子让周英儿忘记方才说过的话!”
“那就好,不过,有一件事,主簿要答应我!”
“你说!”
“周英儿必须活着!”徐佑的口气不容置疑,道:“让他交出藏匿的十五万钱,换取活命的机会!你要说服飞卿,仅以诈取钱财定他的罪,所谓通敌叛国一说,不要再提了!”
鲍熙脸色微变,知道徐佑仍然没有放弃,心中纠结了半天,道:“好,我答应你!”
离开县衙,徐佑回到静苑,说了周英儿的口供。履霜自幼入了青楼,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