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才华初显

来陪你。”

阿瑾知道哥哥没把他当回事,便继续道,“水患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当地贪赃枉法的官员,首先朝廷要派靠得住的官员押送物资送往灾区,确保能实实在在交到灾民手里,这样能减少发生民患的可能性,其次要抓紧修堤坝,我相信之前的堤坝要是牢固不可能被冲毁成这个样子。”这一点阿瑾是十分确定的,前世有灵渠即便数百上千年也仍可以用,而刚修不久的政府豆腐渣工程不过两三个月就开裂重修,贪官真是蛀虫。

听到阿瑾的话文建明也转过头了,妹妹是真的在发表见解而不是在捣乱。

“其次,朝廷要派一个厉害的人监督赶紧把堤坝造起来,以防下次洪水的到来。”其实这个时候洪水已经消退了,主要是处理后续的事宜,这个时候新的堤坝也可以开始建了。

“其三,洪水将农田冲垮农民已经没有农田可种,现在补种新的也来不及了,他们有很长时间的空余,既然如此不妨将他们发动起来,让灾民付出劳动力修建堤坝政府将救济物资变成工钱发给他们,这样既将多余的劳动力利用起来,发放足够能让他们生活下去的物资,也能防止暴乱的发动,更重要的是朝廷可以省一大笔钱用于灾后重建。”

听了阿瑾的分析文建明蒙了,这是自己的妹妹么?这番见解简直比朝堂上那些老古董的说法还要一针见血,文建明放在手中的笔与阿瑾探讨起来。

阿瑾的观点仿佛为文建明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一针见血的道明祸患所在,其实这一切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一场水患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只是因为那一带的官员官官相护,导致政府拨的款项都到他们手里,并没有很好地用在实处。

这一场水灾下来便将表面上那层纸给捅破了。

与哥哥聊得很晚第二天起床请安的时候还半天半天爬不起来,请安过后就被祖父身边的人叫了过去。

祖父和祖母所住的房子在国公府的另一侧,走过去要好长一会,跟着走了半刻钟终于到了祖父祖母的院子,祖母去花院子里散步去了,阿瑾被带去了书房。

还未进去就闻到一股檀香味,祖父的屋子比三房的要好很多,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装潢点缀都要气派不少,但三房也有三房的特点,在娘亲的巧手之下院子里的花开的争奇斗艳,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但也惹人喜欢。

带她来的小厮敲了敲门道,“国公,四小姐来了。”

“进来吧。”屋内传出祖父威严的声音,小厮将门推开将阿瑾引了进去。

“你先退下吧。”祖父将小厮遣走,阿瑾一进来就看到哥哥正站在祖父旁边,正狐疑,哥哥怎么也在这就听到祖父说话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