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筑基

橘红色的柔辉遍洒了每一座小院的院墙,每一座房屋的屋檐,仿佛淡漠的血色,漠漠晕染开来。

她仿佛能看到,在今日之前的三百六十五天里,现在应该是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该有炊烟袅袅升起,就连风中,也该飘着五谷的清香。

也许还有进山打猎的男人们,三五成群结伴回家,想着今日的收获,够不够给家里的妻儿加一顿餐,还有对明天充满了幻想的孩童,在老树的阴影里,听着祖父母讲着关于仙人的传说。

可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可曾觉得悲伤,为那些被随意碾灭,随意践踏的凡人?

可曾觉得不公,为那些在命运面前半点儿反抗之力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沉沦,乃至于万劫不复的蝼蚁生灵?

这样两个问题蓦地浮上心头来,江蓠觉得,自己的心有点儿沉重,却又不能算是悲伤,或者愤怒。

人杀妖兽,妖兽也杀人,虽然手段都残酷了点儿,但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就像强者为尊,弱者蝼蚁,纵然既无公平,也无不仁,可则就是天道之一。

易家说,大衍之数五十,天道取其四九,余一为变数。

江蓠想,变数之中,又有变得更好,和变得更坏的区别,其中能逆天而行,最终跳出天道轮回,问道长生的,只怕连万万分之一都没有吧?

其他的,都是炮灰。都是这般轻轻一指压下,就能灰飞烟灭的蝼蚁。

她忽然想起,前生常常听过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刍狗,即祭祀时用的草狗。贵族祭祀时,把用草扎的狗放在供桌前,焚香,摆上祭品,恭恭敬敬跪拜,等到祭祀完成后,原本被尊贵体面的刍狗,就变成了人们脚下的垫路干草。

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她以为意思是说天道残酷不仁,世间的万物不过都是它的工具,用得着就高高捧着,用不着就随意糟践。

后来年纪渐长,才慢慢明白,那话的本意,也许是说天道不仁,但也不恶,万事万物循道而行,无黑白是非,无高尚卑鄙,不以尧存,也不以纣亡,只是无情无心而已。

她忍不住想,修仙,修得究竟是什么心境呢?仙人、修仙者、凡人的差距,又在什么地方呢?

仅仅是寿元长短不同,力量强弱有别吗?

道家曾有言,万物有道。或许也可以说,人有人道,世有世道,天有天道。其中,凡人修人之道,仙人修的,就是天之道吧?

是不是因为那生灵的“道”的所属的境界不同,就有了仙凡之分呢?

那么,什么是成仙呢?

当作为凡人的人之道心,向着天之道心靠拢的时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修仙者?

当心境跳出了人世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