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书僮将所有的宣纸收齐,呈与太傅与文状元一一过目,而众参与此次才子大会的儒生,便在赛诗台下等候结果。

“今年参与此次才子大会的青年才俊,相比以往几年,倒是逊色多了。”老太傅有些遗憾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文状元闻言,亦是有些赞同地点点头。

此时,老太傅如获至宝般从那叠宣纸中拿起一张宣纸,念道:“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出自《玉楼春》——宋祁)而后,老太傅颇为赞赏地说道:“妙!妙呀!此作不仅将春日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还将作诗之人的心境表达得极为透彻。文状元,你觉得此作如何?”说罢,老太傅转头问文状元道。

“确是一篇佳作。”文状元亦是有些赞赏地说道。

听他亦是这般说,老太傅瞧了一眼作诗之人的名字,彦延。便在其姓名后以朱笔做上标记,放于一旁。

沐覃凌与晏殊言坐于一处,等待郡守大人宣布初试的结果。沐覃凌本是有些忐忑的,转念又想到晏姐姐以前扮作晏殊年,前去参加北临帝京的才子大会,皆是拨得头筹,如今,这曹州郡的才子大会,晏姐姐自然是不在话下。此番想来,她倒是舒了口气。

果不其然,郡守大人接过老太傅的小厮递来的一叠宣纸,依次念着名字,第一人,便是彦延。“彦延”这个名字,沐覃凌自然是知晓的,此前她与晏姐姐在凉城遇见舒家兄妹与潋滟时,便是借用此假名。沐覃凌闻言,对晏殊言道:“晏姐姐行事果然厉害,我将才可真真是担心极了,生怕你错过时辰。”

晏殊言听闻这话,笑笑,道:“你晏姐姐好歹也参加过几次才子大会了,自然是有了经验。若是连这等小小的问题都无法顺利解决,倒真是贻笑大方了。”

“将才所念到的这些人,便是通过初试的人选,烦请各位上赛诗台来,进行第二轮比试。”那小厮又道。

晏殊言闻言,便自座上起身,正欲上台。一位身着华服的男子见状,颇有些鄙夷地说道:“今年的才子大会是怎么回事?竟连一介小厮都能来参加,倒真是折了我等的颜面。”话音才落,周遭正欲上台的儒生皆望着晏殊言,低声相互交谈着什么。他们所说的内容,自然是逃不过晏殊言的双耳,大抵便是与那身着华服的男子相同,她如今便如鸡立鹤群一般,自然是遭众人所不齿。

晏殊言听闻这些话,心中亦是有些不悦,这些个文人虽不曾有一股子文人的酸气,但如今却是以貌取人,与那些酸溜溜的文人相比,却是好不到哪儿去。晏殊言正欲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