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苏成闻言,本欲就此发难,但见太子立于一旁,自然是不敢造次,便道:“放眼这整个天下的女子,都不过是男子的附庸罢了,晏少爷又何须为了这些无关紧要之人,与我置气呢?诸位觉得,本少爷说得可是占理?”这些个少年,皆是身居高位的官家子弟,闻言,自然是纷纷附和。便连立于一旁的太子,闻言亦是微不可见的点点头。自然,彼时的太子还不知晓晏殊言的真实身份,以为她便是晏殊年。

“那少年是谁?”沐覃凌成日待在深闺,甚少出门,自然是不识得这些人的。听这少年所言,倒是对他心生一丝敬意。

婢子顺着沐覃凌所指的方向望去,一脸惊讶地对沐覃凌说道:“小姐,你竟不识这大名鼎鼎的晏殊年?”

“晏殊年?他是谁?”沐覃凌似乎曾在何处听闻过这个名讳,闻言,便问道。

“小姐,放眼整个帝京,不知晏殊年之人,怕是只你一人吧!”婢子笑着说道,继而婢子便为她介绍道:“这晏殊年便是晏铭将军的儿子,少年成名,甚得临丰帝宠信,几年前,临丰帝便下了旨,晏殊年便成为太子的侍读。”

“女子又如何?女子为何须依附男子而活?这东垣的历任国君,不正是女子吗?世间不乏有智慧的传奇女子,苏少爷成日里不思进取,怕是连这些女子亦是比不得的。再者,在苏少爷眼中,寻常人家便不是人了?芸芸众生,在佛家的眼中,皆为平等。我倒是不知,苏少爷你这番恃傲的心境,究竟是从何而来?”晏殊言冷冷地说道。

太子适时出来打圆场,一番小小的风波便平息了过去。众少年倚舷而立,吟诗诵词,倒又是一番和睦之景象。

沐覃凌听了晏殊言这一番话,又多瞧了她几眼,心中对他愈发敬佩了。一个男子,竟能有如此心境,倒是令她有些出乎意料了。自那以后,她便时常派婢子前去打探他的近况,他提出解决地方水患的措施果真奏效,受百姓景仰,临丰帝嘉赏;他受邀前去参加帝京才子大会,吟咏诗句,文采斐然,受众才子追捧。有关他的事迹,婢子皆事无巨细地讲与自己听,到了后来,她便想要见他一面。这才央了父亲,前去将军府拜访。那日,听闻他对自己讲的那番话,她便已然知晓,自己是配不上他的。只是,她当时总觉得,即便是自己配不上他,亦要站在与他同样的高度,才能不用像仰望星辰一般,仰望着他。是以,她便下了决心,要去习武。忆起当初她在湖畔听闻的那一番话,她亦觉得,自己不能如其他深闺小姐一般,及笄后便觅了夫婿,成亲生子,再眼睁睁地看着夫婿将新人陆续接进府中。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如死水一般,毫无波澜,总须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