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豹郑重点头,“宋伯伯你跟我们一起走罢,还有大哥怎么办。”
宋献策安慰道“我与你赵大哥都是久经战阵,没你们累赘更好应付,至于冷虎,这几日都是武成陪他在后山木屋中,他已有悔改之意,他随我们走,大家彼此好有更多照应,侄儿放心!”
此话连月如听了都不信,她暗想宋伯伯担心一旦让大哥现在就走,那就是放虎归山,旅途漫长,二哥怕是制不住大哥,想想他对释缘种种作为,月如叹了一口气“还是别跟着一起走好!”
宋献策表面举重若轻,想的却比月如还要深沉。
前行船只飞鸽传书,已知当时沿途江面还算太平,当时是想让他们探路在前,自己与赵武成压阵在后,冷豹带着母亲还有月如、释缘中间出发可保万无一失。
但就如刚刚冷豹言自幼经商,其实宋献策早知冷家兄弟在冷延泉调教下一个管财,一个治军,冷家府军是由冷延泉与大儿子一手锤炼而成,冷豹在军中实无太深根基,又因为他即不愿对哥哥施以杀手,又顾虑家丑不愿把冷虎罪行昭之于众,这一万乡勇多日不见冷虎,军心已渐浮动。
他看了看沙盘上的阳极山,该山比周边丘陵高出许多,呈傲视之势,山顶是刚竣工不久的几座红衣炮台,该炮台俯视洞庭扼守咽喉,若小城有外敌来犯,巨炮轰鸣,可把来犯战船轰碎在小城水域以外,若城中有了内乱,山上炮台对小城可顿成打狗之势。
宋献策想到这里,他究竟做过大顺军军师,见惯两军对垒,尸横遍野的场面,把心一横,若城中冷虎旧部在冷豹离去后作乱,只有炮轰小城了,绝不能给忤逆之子仍和可乘之机。
看着月如拉着释缘匆匆而去收拾行装,宋献策因对冷虎连日审问,知道他与左良玉之子左梦庚早已联系约定降清,而这两日探马飞鸽传书,说盘踞在武昌左军有异动,似会向满洲英亲王阿济格投降,与冷虎供词两相印证。
几番思索宋献策自然认为冷豹等人走得越早越好!
看冷豹终也告辞出去,宋献策一人在议事堂中发出一阵扼腕长叹,冷母已对他秘密授意,明日冷家人一走,他就要叫日夜看守冷虎的赵武成要其性命,以告慰亡兄在天之灵!
第二日湖边码头,众人相对而立,冷母多时不见两鬓斑白苍老许多,在一双儿女搀扶下,向宋献策行礼,口中徐徐说道:“这段时日全靠宋兄弟操持,冷家才有机会在海外孤岛延续血脉,他日开花散叶之时,冷家儿孙都会感念你的恩德,唯如此才能告慰先夫在天之灵!今日一别,还忘多多照顾我那不孝长子!”
宋献策会其意,连连应诺。
冷母说完转身,儿女欲上前搀扶,她见冷豹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