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赵父那人,虽是个农村人,但办事绝不拖泥带水,反而雷厉风行,他就是生长在农村,没有城市户口,不然混的一定是比秦父好的。

三天后俩家定的亲,赵父硬是在赵母的手里抠出钱来给赵清河办嫁妆,充脸面,但无奈赵母年轻时一向爱臭美,爱花钱,没攒下什么钱财,现在知道节俭了,可花销实在大,没攒下什么钱,赵父无奈,做主把赵母最喜欢的那套沙发给了秦家不说,还把自己从村里带了的一千块钱拿了出来,赵清河的嫁妆这才算是成了。

而秦家呢,毕竟二儿子是长子,又是家里第一次迎人进门,秦父也做主,让秦母去银行取钱,把秦昭国这些年挣的钱,取出来一半,拿出三千做聘礼,再让小两口置办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剩下的钱就是办喜酒的钱。

秦母听了老大不乐意,她就跟秦父商量:“拿一半?哎呦,两个小娃娃结婚,哪要得了那么多,我看五千块就够了。”

秦昭国这些年赚了十万块,秦母攒下来的,刨去这些年家里的吃吃喝喝,也剩下八万,但如果一下子取出一半,那就只剩下四万,她弟弟家的儿子要结婚,她答应送一个自行车,可他弟弟的儿子话里话外却是想要电视机,秦母最爱脸面,这电视机就算砸锅卖铁也得给买,得充脸面,更何况他们家还有存款,但一个电视机也要几千块,那她的存款就要剩下三万几千块,小儿子今年上高中,明年高考,就要很多营养品进补,上了大学呢,每年又要不少的学费,到了结婚呢,又要钱,那要是再加上以后家里的日常开销呢?以后家里还多一张嘴!

这样算,她和秦父的养老钱也就没有了,而二儿子结婚之后,以后赚的钱那就要交给媳妇的,秦母算了这个帐,越发不想拿出那么多。

不行!结一个婚,又不是什么大事,那用得了那么多钱!

秦母算计着二儿子,处处考虑用二儿子的钱养着小儿子,给小儿子上大学娶媳妇,一遍一遍告诉自己二儿子结婚不是什么大事,想着二儿子结婚能省就省吧。

“你那是什么话?啥是俩个小娃娃结婚,你当昭国结婚是扮家家酒啊!昭国那都多大岁数了,你这个当妈的没数吗?况且人家女方还嫁妆还有一千块呢!啊,你就不能给你儿子长长脸呐!”

秦父却是一碗水端平,他虽然重男轻女,但要说儿子,那二儿子小儿子都是儿子,他是没有因为小儿子读书人的身份而偏心的,他不像秦母,整日想着小儿子能光宗耀祖,秦父想的更加切实际。

这年头读书人虽然备受尊敬推崇,但经济上也相对的贫穷,小儿子将来能学成什么样,秦父是不知道,但秦父知道,小儿子没有二儿子会挣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