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隐喻五

“不能。”我冷静地说,“《山海经》上的记载,只有五藏山经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上古时期的局部地理和局部人文概况。这为研究和探索华夏文明了提供了一些极为重要的依据和线索。其余十三卷经卷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定论依据。而且,还必须剔除恶意篡改和编造的痕迹。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用秦代羌戎文化,汉代楚荆汉文化,唐代鲜卑文化,宋代沙陀文化,元代蒙满文化,明代楚蛮汉文化和清代满族文化的观点去揣摩和印证《山海经》。这其中更要消除春秋末期出现的儒学是中华正统国学的观点。因为礼制是夏朝立国的基础,敬天地、尊鬼神、善待山水和崇拜祖宗是其特征。”我弹了弹烟灰,“《山海经》在后世还有被明显地误导之处,就是世人把东夷南蛮统归为百越民族,把楚荆文明归为九黎部族文明。还把三苗简单地划为东夷的支系。凡此种种,遮盖了一个最主要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贯穿长江文明的百濮民族。只有弄清这一民族的历史发展走向,才能弄清《山海经》里所透露的源自远古的信息。”

“博士,我是考古学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女士摘下帽子,递给我一个微笑,“你认为《山海经》所记载的主体是百濮民族的历史吗?”

我淡淡一笑:“沿北回归线贯穿长江一线扩散到中南半岛的悬棺葬,洞穴群葬,树葬和向天坟墓葬习俗,让我无法否认这一点。其实这个结论应该是你告诉我,因为真正的历史掌握在盗墓贼和历史学家手中。”

“博士,研究中国上古文明史的人,都会为史前神话的排序混乱烦恼不堪,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一位中年男子问。

“这要从几方面来看。”我想了想,“一个方面是地理定位。当今中国处于东亚与东南亚接壤的云南省,是古亚洲的中心。忽略了这个问题,就等于忽略了诸多有关围绕横断山脉出土的人类史前考古依据。即全盘否定了南方文明。另一个方面是灾难剖析。自古以来,人类在地球上经历的大灾难,最悲惨的记忆莫过于大地震和大洪水。但这两种灾难,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真正改变地球环境和人类历史的,却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外部喷发,另一种是内部震荡。这两种形式引发的后果,是大干旱,大地震,大海啸,大洪水,以及铺天盖地的泥石流和大飓风。在中国有三个广为人知的大火群,一个是云南腾冲火山群,一个是山西大同火山群,另一个是吉林长白山火山群。其中云南腾冲火山群地处高原,因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峡谷沟壑和无数溶洞不仅是世界奇观,还因此诞生了人类文明。当前作为人类史前史的研究,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