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汉王要造反!”顿了顿又道:“汉王让枚青来,要臣做他在北京的内应,山东一起兵,让臣在北京,就、就攻入宫中,犯陛下龙体。”说到这里,张辅满额头的汗水,神色也不安之极。
朱瞻基知道他的意思,温言道:“张卿放心。朕知道你本与汉王叔交好,并不介意。何况今晚你连夜进宫,足见对朕的忠心。”
“忠孝节义”,忠、本是中国人排在第一位的道德准则。历史上,有多少为了这个字不惜舍命的英雄? 张辅是三朝老臣,更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何况,张辅现在已经是英国公,帮助汉王造反,即使成功也不过是英国公罢?朱瞻基有些好奇,汉王、凭什么来劝张辅?就凭当年的交情吗?几十岁人了,怎么那么天真?
张辅松了口气,道:“谢陛下隆恩。陛下,微臣揣测枚青此次来京,不止见臣一人,可是微臣问了这反贼多次,他就是不肯说。”说着又踢了枚青一脚。枚青一动不动,还干脆闭上了眼睛,一副打死也不说的样子。
朱瞻基忽然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道:“枚青,四十一岁,祖籍应天府江宁。父早亡,六十六岁的老母如今住在秦淮河畔琵琶巷五十七号,由枚青三十八岁的妹妹一家四口侍奉。枚夫人带着十四岁的女儿、十一岁和八岁的两个儿子,于六月十二也到了此地,至今住在一起。海伴伴,朕说的对吗?”
枚青倏地睁开眼睛,再不像刚才那般无所畏惧。
海寿毕恭毕敬地答道:“陛下圣明!这一家九口,按陛下吩咐,好好看着呢,没敢怠慢。”
张辅在一旁,心中惊疑不定:堂堂皇帝,竟然对汉王府的一个卫队长如此了如指掌!那枚青以前来家里,皇帝定都是知道的!倘若今日不是捉了他连夜进宫……张辅不敢想下去,额头的汗水涔涔滴下。
他哪里知道,皇帝怎么可能关注到每一个藩王的属下?但是二月瑈璇进北京时被汉王劫走,朱瞻基得荣冬荣夏报告后大怒,面上虽不动声色,却将当日动手的人都查了个一清二楚,这枚青便是首当其冲的一个。只是始终,也没查出来消息是如何走漏的。
枚青听了海寿的话,不由得浑身颤抖,面上肌肉扭曲,显然在做激烈的斗争。本以为家里九口躲在这闹市中,谁也料想不到、反而安全。谁知道皇帝一清二楚,随口报了出来,这可是大明天子啊!
朱瞻基静静望着,并不催促,目光中甚至一丝喜怒也无。
半晌,枚青“噗通”拜倒:“陛下!小的该死!小的都说出来,求陛下饶了小的一家!”
朱瞻基冷冷地道:“说!”
枚青颤抖着声音:“张大人之外,王爷让小的第二个去找的是阳武侯薛禄。”朱瞻基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