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远行

“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

********************

英国公张辅,是靖难名将荣国公张玉的长子。

在靖难之役中,张辅便跟随父亲战斗。张玉在东昌战死后,张辅继承父职,在之后的夹河,藁城,灵璧等战役中均立下赫赫战功。永乐帝登基大赏功臣,被封为新城侯。

前面说过,永乐四年九月,永乐帝发兵安南攻打篡位的胡朝,大将是谁呢?征夷将军乃是靖难第一名将成国公朱能,左副将军为常驻云南的西平侯沐晟,右副将军就是张辅。十月,朱能病逝行军途中,永乐帝便敕令张辅为帅。张辅当时只有三十二岁,临危受命,然而很多人担心他是否能指挥这场大战。

张辅率领号称八十万大军自凭祥出发,广发檄文先占领舆论优势。怎么发的呢?张辅命人制作了很多竹牌,用油漆写了胡朝的二十大罪状在上,如何杀戮陈朝王室,如何伏兵害死了陈天平等等。竹牌投入大大小小的河流之中,顺水而下,霎时安南全国哗然,民心转向明军,即刻不少乡民主动归附。

张辅一路过关斩将,过四江经水战,克多邦城,甚至战大象。匪夷所思地七个月便破了安南全境,共四十八个府州!一百八十个县!户三百一十二万! 永乐五年,胡朝篡位的国王太子诸王将相大臣全都押回京师应天府,永乐帝龙颜大悦。

找不到陈朝王室后人,永乐帝便将安南国改为了交趾布政使司,诏告天下:“交趾自唐之亡,沦于蛮服者四百余年,至是复入版图,同沾圣化。”

不错,在当时大明所有人的心中,交趾本是荒蛮之地,大明将之收回版图,是教化当地臣民,发展其经济文化。

张辅在平定战乱之后,建设郡县。然而迫于人手不足,只有几个大城市用了朝廷派遣的官员,其他大量地方官或自云南广西招募,或采用贬谪官员。这成为日后吏治腐败,交趾叛乱的祸根,但张辅本意是好的。

其他措施如设置驿站,文书信息流传和物品流通都大大便利;更大力扶持当地经济,屯户种田开矿采珠,将大明的农业纺织等技术广为传播。短短几年,交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谓“易草莽为桑麻,变雕题为华夏,蔼然礼义之俗,俨然富庶之乡”。

张辅永乐六年整军回到京师,因此战功被封为英国公。

永乐七年,陈朝旧臣简定叛乱,弄了个姓陈的叫陈季扩的冒充陈朝王室后人,立为王,自居为太上皇。张辅再次南征交趾,大胜后刚回;再乱,永乐九年再征。如此反复三次,一直到永乐十四年冬天,才算平定,张辅回到了京师应天府。

没想到,这前脚刚回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