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小邦向来恭谨尊我大明,此番恭敬朝贡,贡品丰厚,宜宁公主不远万里诚意可嘉,实乃我大明和朝鲜两邦之幸!”
工部侍郎张昺也站出来说道:“贺喜圣上!天下太平,天子圣德英明,朝鲜国恭敬来拜,与我朝永结厚谊,真乃我大明和朝鲜盛事 !”
文武百官纷纷进言,恭喜祝贺。
大明此时建国才三十一年,并无很多外交往来,万邦来朝的盛况是在十几年后郑和下西洋之后;此时也就是朝鲜和暹罗(今泰国)琉球(今琉球群岛)安南(今越南)正式尊大明为宗主国,其它小国都不稳定。四个藩属国中又尤以朝鲜国王李旦最为恭敬,自最初直接自认藩属国,到口口声声权知朝鲜国事。其它三国可没这么近乎。所以朝鲜进贡品,送公主,对于这时的大明是件稀罕事,朱元璋在百官的恭维中也不禁飘飘然觉得很有泱泱大国的体面,毕竟如果仅自己一国,再吹捧也不过是自大。
朱元璋一生阅人无数,向来有识人之明,此时犀利的目光又看了看莲花,觉得这个朝鲜公主确实不错,明艳照人也罢了,难得纯真质朴尤其一双眼睛如此干净。当下含笑问道:“公主远来辛苦,路上走了多久?”
莲花恭敬答道:“宜宁是洪武三十年三月二十九自汉城出发”。
郑谨在一旁解释:“后来在铁岭卫遭蒙古人劫持,到了大宁府,又经北平,十一月二十二自北平出发”。
朱元璋叹道:“一路艰辛,公主不容易。蒙古人狼子野心,倒连累公主了。燕王和宁王这两个不懂事的,也害你吃苦了”。
莲花还是恭恭敬敬地:“仰仗圣上天恩,宜宁没什么辛苦,两位王爷待宜宁也很好”。莲花并不知道朱棣和朱权在奏折里主动做了恶人,此时实话实说。朱元璋却当她有意维护自己父子和气,不由好感又增了几分,接着问道:“朕看到礼单里有《高丽大藏经》,博大精深,这个可不容易,朝鲜盛行佛教吗?”
莲花答道:“托佛祖洪福,佛法在我朝鲜昌盛,佛弟子甚多。宜宁也是自幼皈依”。
“哦,你是佛弟子?”朱元璋听的有趣:“朕当年也出家做过和尚”。
“蒙古人暴虐,多亏了圣上雄才伟略,解民于倒悬。圣上所为正是我佛的金刚大慈悲之心。我朝鲜百姓都对圣上感激不尽,很多人家供奉圣上的圣像,百姓膜拜陛下如拜观音菩萨”。
莲花的此番话倒不全是拍马屁。要知道,元朝时朝鲜(当时叫高丽)是元的属国,不仅要进贡粮食布匹银两,还要提供军事基地,出海港口乃至船只舰艇水军船员,盘剥极重。而且蒙古人种族观念狭隘,把蒙古人以外的其他民族都当做贱民,对高丽人不是一般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