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在那个位置上了。
才明白,母后说得对!父皇做得对。
作为一国之君,适当地展现智慧固然重要,但威严,决断,偶尔装糊涂都必不可少。
因为治国虽可采用些偏道,阴谋阳谋,但最后,还是要靠正道让天下信服。
朕不由想念起父皇来,父皇虽然容许朝臣在职责范围内自由议事,但如果是已经议定的,就决不容许那些唧唧喳喳地家伙反驳,而且惩罚手段颇厉。
可能因为幼时跟在父皇身边接受训导的缘故,朕一直受父皇的影响,认为为君者,当以德服人,以宽仁治天下,所以在父皇继位之初,总觉着父皇地手段太过严厉,甚至到残忍的地步,不利于民心所向,尤其当时风风雨雨颇多。
当时朕才十二岁,不到听政地年纪,自己又没有胆量去劝父皇,于是央着母后,劝劝父皇,不要造过多地杀孽。
,在御花园中出现在朕们面前的衣冠楚楚的大臣,十有六七是衣冠禽兽,有泼皮相,有无赖相,有色狼相,有财奴相……倒有二三成算得上是人前人后一个样,可惜还要去掉一部分老油条,一部分只挣名誉的石头脑袋……君子……以德服人治的是君子,朝中大臣尚且如此,天下,又有多少君子!父皇比皇玛法看得更透彻!
可是,天下又有几人能解父皇的心思?父皇……让人提起来就心里五味杂成。
作为男人,当朕在那把龙椅上坐了这么些年头,一回首,却是对父皇又羡慕,又嫉妒。
因为他再痛苦,再挣扎的时候,母后总是在他转身就触手可即的地方,在母后面前,他可以当一个普通的男人,甚至说,不必顾忌男人的面子,畅意地做他自己。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美人的数量不在多,只需心意相通的那一个,对一个帝王而言,尤其需要一个能跟得上他脚步的美人。
父皇从少年时,就有母后这样相伴。
只是可惜,朕后宫佳丽无数,情投意合者也有那么一两个,真正能心意相通,却是全无。
朕也是个正常的男人,也会有哭泣的时候,尤其是当父皇母后同时走了那会儿,才发现,娇妻美妾虽多,朕却成了孤单一人。
所以,朕所能做的,就是记着父皇的嘱托,母后让朕许下的承诺,为着这个大清竭尽殚力,父皇临走的时候,将很多事情都安排好了,只要朕是个勤奋努力不笨的皇帝,就能让大清再现繁荣。
可是,一年,两年容易,十年二十年,想着父皇母后,朕也能坚持不懈,三十年四十年,几乎已经成了习惯;五十年……好漫长的岁月啊……儿子也很孤独啊!!!
想着,想着,最后沉沉睡去,有谁在耳边唤朕,朕也听不见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