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都江堰

“如果大肆发展商业将会让大秦的百姓心生艳羡,弃农从商,届时这个国家还怎么去管理?”

“新法土地是包产到户的,如果没有天灾,税收是必须收到手的,从商的只要能交齐税粮又有何不可。况且商人是需要去朝廷报备的,如果不经报备一旦抓住私自经商的一律发配边疆。”

“这套改革你在河东可没有推行过,万一出了什么乱子这个烂摊子谁来收拾?”

“河东实行的是土地包产到户政策,那是因为那里缺少民心,对他们再好他们心中依然惦念故国。一时间变动太大让人难以接受,蜀中不一样,如今湔山堰试验成功,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将是历来蜀中最高峰,这个时候推行新法他们只会拥护,而且新法的成效可以很快的得到验证。”

“如此大的变动,将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你认为这是你一个小小的太守可以掌握的住的吗?秦国公族如何能容得下你。”

“这个世界历来都是强者的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生存下去,只有不断的进行进化才能在各个行业里独占鳌头。正如孝公所言大秦自建立以来内部争斗就从来没有变过,商鞅用生命给我大秦带来了一套全新的耕战体系。第一次用利益把大秦武装了起来,可用利益武装起来的部队虽然骁勇善战,可少了那种悍不畏死的勇气。他们所虑者不过是家中的家人而已。这样的部队是无法长治久安的,用来争霸可以,可用来称帝就有些跟不上了。”

宣太后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带领大秦东出六国。秦啸的言论让她眼前一亮,虽然心中激动,但还是装作无所谓的道:“法不可清变,大秦的法刚刚实行多少年如若在变将会变成什么样那也未尝可知。”

“一支军队用利益维系毕竟不是什么长久之事,山东五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去传承,去学习,他们用信仰团结起来的士兵虽然看起来没有我大秦的士兵强大,可胜在可以长治久安。商君之法虽然开启了一个时代,可他的法并没有完善,算是半成品。”

“我大秦地处边荒,在山东六国看来这里属于蛮夷之地,从来不曾有什么文化可言,这样的国家如何用信仰武装起来?”

“六国之最强大的齐国因为地处海边占着盐铁的便利,一跃控制了各国的命脉。而且那里文教兴盛人才济济才能雄踞六国。可齐国看起来强大实际上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齐国一马平川并无险可守,历代国军不思进取片安于一隅,如今在苏秦的撺掇下得罪了好几个国家,一旦有人合纵对付齐国,齐国将何以面对几国联军。”

“苏秦此人身兼几国相印,几次想要合纵对付我大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