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赶紧爬上去,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我惊讶不已,竟然到了一个寺庙里。
而我现在正好在这个寺庙的佛像下边,因为透着这个佛像的两个眼睛,可以看见外边的一切。
外边在佛前跪着的人很多,但我看见一个老和尚在蒲团上坐着。
我便打量起这个寺庙的格局,嘛呢筒在寺庙殿堂正门两侧,园形,大的周长丈余。
圆周刻印梵文“唵、嘛、呢、叭、米、吽”六字真言经文,目的是为了供信徒进庙前转动,表示法轮长转。
每一个进庙烧香的都会在转动嘛呢筒,这个我倒是知道。
前来烧香的人很多,现在信佛教的人的确挺多的。毕竟有一个信仰不是坏事情,没事做点好事,在佛前烧香,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因为佛教的教义更贴近生活,而且教义圆满,解释清了世间的规律,对于教人向善方面尤为突出。尤其提倡儒家的思想,讲究道义,讲究万物为善。
老和尚站了起来,对着身边的一个小和尚说了几句话。
只见小和尚三步并两步,跑到寺庙门口,让来往烧香的人只出不进。
我脑子里边也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意思,这个老和尚不会发现我和小道士了吧。
我继续打量着这个寺庙的格局,殿前大院正中摆放着一个大宝鼎,其北则摆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炉。
殿前各有旗杆一对,旗杆顶部各有一个雕龙柱。殿内佛像前张挂着许多经幡、欢门及各种法器,使殿内显得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我问小道士能不能够看出这个寺庙供奉的是那个佛。
小道士说了一句:“我看不出来,只不过这个和我们的道观还是有差距的,这寺庙太小了。”
不久之后,我看着最后一个烧香的人,也走出了寺庙的门口。
我便准备等这两个和尚走出去,在探视一番,毕竟能从我家走到这里,我估计绝对有某种联系吧。
“来了,便现身吧。“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并没有起身说道。(蒲团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扁平的座垫。又称圆座)
“该不会发现我们了吧。”
“那个老和尚的修为估计和我师父差不多,连我都看不透。”
这句话,难道是对我们说的。
老和尚手中的108个念珠在飞快的转动,我看了老和尚的面相,根据五行相术记载,相法以神为主,眼神藏而不露,眼形秀长,黑白分明,最为重要。此乃为大智之人,拥有过人的智慧,在加上老和尚鼻翼张开有势,此乃为长寿之人。
但老头刚才看了我一眼,眼神一对视,我才发现自己刚才的推测都是错误的。
“无相之人。“
无相之人乃是夺造化之人,能够将自己的面相掩盖。看相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