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吕光反而会希望他去,甚至推动他去。
政治就是这么玄妙,有时候人心的细微的小心思,却注定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既然已经定计,那么自然要开始早作准备,毕竟,打仗不是下棋,不是比数据,不是谁兵多谁就一定赢。战争永远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最高体现,因为战争不可重复,胜败不能重来,赢者通吃,所以战争很残酷,也正因此才是真正考验人的地方。
段业等人都认为,如果有机会出征和乞伏国仁打一仗,那这个机会是不能放过的,一定要打,这对于段业集团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可是,他们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打赢。
打赢了,苻宏方面扫除了一个隐患,吕光方面能跟着沾光,段业自己虽然付出了损失和粮饷,但是能通过这一次的战争练兵,扬名,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可是如果打输了呢?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所以虽然常说未虑胜,先虑败,可是段业这边,失败的可能性完全不必去考虑,因为如果连乞伏国仁这样的人都打不过,其他的考虑也没什么必要了,那标志着段业自从从逐鹿天下的这盘大棋里出局。
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自从决心下定,虽然使者还没有来,可是段业集团的人已经开始动作起来。他们估计,使者过来,还需要最少五六天,而段业如果拒绝,然后路上迁延个几天,然后再答应,满打满算,也就半个月到20天的时间,段业就得再一次点兵出战!
而自从结束了夺取凉州的战争后,已经快1年,段业和自己的手下们,没有怎么见血了,军队如果没有鲜血和生命的滋润,就不能称其为军队,他们虽然一直刻苦训练,可是多少次训练也赶不上实战的锻炼,现在,到了让他们接受考验的时候了。
那么,这20天内,就必须把一切都准备好,很快,段业就做出了分工,打仗这种事情,点子多,思维快的崔浩自然是要随军的,那么段平自然也得随军,因为他是老人了,刘国张猛公干在外,暂时指望不上。那敦煌方面,就得张衮来坐镇了。此人当年在大燕国执掌中枢都没有问题,区区一个敦煌,自然不在话下。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敦煌的粮食虽然不少,可是这一次,段业不打算征用太多,因为这是奉诏行事,不是自己擅自兴兵,虽然说决定打这一仗,很大程度是因为的确对自己有利而主动求战,可是,既然是为了你苻宏卖命,你总得表示一下吧?而且我段业是你吕光手下,这一次出兵,也是为了你争气,你也得表示一下吧?
段业一直秉承亲兄弟明算账的风格,对于该占的便宜,段业是决计不会手软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