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历史巧合

“咱家身为司礼监秉笔,帮着陛下处理些奏章 ,要到下午,各地奏章 才会到。”冯宝说道,“早上的时候,咱家都是伺候在笔下身边。”

身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虽然掌管着“批红”,甚至可以算是代替皇帝处理奏章 ,和几十年前那位刘瑾算是一个职务,只不过张凡听张居正说个,这个冯宝倒算得上正派,也能秉公办事,而且颇有政治眼光。张凡跟他也有个接触,觉得人很不错,也很是佩服这个人。

两人说着话,东宫就到了。张凡刚一走进去,就听到一个尖锐的声音在低声喊着:“殿下,快,快下来……”

张凡很是疑惑地看了看冯宝,后者也是一脸无奈。“看来这位太子殿下可不怎么好伺候啊!”张凡心中想着,走了过去。

话说这太子所居住的东宫在紫禁城的内城,也就是俗称的“大内”。晚上关上皇城大门之时,太子也是被关在皇城内,没有什么特权的。不过当今太子只有七岁,倒也没有出去游玩的那份闲心。

张凡跟在冯宝的后面,进了太子居住的宫中。院子里正是一片吵闹,几个小太监愁眉苦脸地看着一颗不算高的小树上的一个半大孩子,苦苦哀求:“殿下,快些下来吧,那里危险。要是让娘娘看到,奴才几个挨鞭子事小,殿下到时候也要收责罚啊!”

那孩子看了看几个小太监,满脸的不高兴,摇着头说道:“不要,你们几个当真是无趣,整天一脸假笑,叫你们陪我玩也不干,我才不下去呢。干脆叫人拉出去砍了,再换几个有趣、听本宫话的来。”

几个小太监听了他的话,先是一阵哆嗦,然后更是苦苦哀求了起来。之后又是一阵吵闹,那孩子更加无理取闹,甚至有些不通人情起来。

话说一个孩子胡闹倒是很正常,不管是不是皇子,皇子也是人,小时候也是一样的调皮,可是到了这种地步倒有些不正常了。张凡用疑惑地眼神看着一旁的冯宝,后者也是有些无奈,解释道:“殿下他虽然小,倒是经历了一些事情,这才变得这般。不过殿下只是言语有些太过,倒没有这份心思。”

原来这朱翊钧、未来的万历皇帝,如今虽然年幼,倒也是经历了一段较大的人生落差。他出生在嘉靖四十二年,是朱载垕的第三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众人很是高兴,裕王府更是张灯结彩,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然而这样的情况很快就结束了,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弥漫了起来。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嘉靖皇帝对于这个皇孙的出示很不高兴,甚至是愤恨。所以朱翊钧的出生没有人敢上报皇帝,连名字都不敢起,直到五岁的时候才有了朱翊钧这个名字。

嘉靖皇帝是继承自己同辈的武宗朱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