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

为曹爽过于强大,不敢应战,打算放弃关卡,固守城池等待救援。可是,王平认为汉中靠的就是关卡,如果龟缩在城池里,关卡保不住不说,最后恐怕援军还来不及赶到,就连城池也丢了。最后,王平说服大伙儿,把部队分成几拨,轮流跟曹爽打起了游击战,就在你来我往之间,蜀国涪县基地的大批援军已经快要赶到了。

曹爽又不爽了,不仅不爽,而且还陷入了进退不能的危险局面。由于汉中是个山区,部队后勤给养十分困难,全靠牛马驮在背上走山路运。由于给养困难,人没饿死,牛马倒是先饿死了,牛马大批死亡就没法运粮,这样下去,人也要饿死了。负责运输的士兵们、百姓们守着动物的尸体,急得哭天抹泪。司马昭看到这种情况,敏锐的感到形势将要逆转,立刻找到夏侯玄说:“费祎现在占据险要来抗拒我们,而我们是交战无对手,强攻又损失太大,应该赶快退兵,以后再战不迟。”然而,司马昭不是曹爽一方的人,对于拼命想要建立军功的曹爽来说,司马昭的建议,注定不能被采纳。

但情况确实已经万分危急,连曹爽一方的人都看出来了。曹爽的参军(参谋)杨伟就警告曹爽,如果不马上撤退,很可能全军覆灭。曹爽身边的高参邓飏、李胜,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曹爽必须得打胜仗,如果就这么回去,面子往哪儿摆?怎么向国人交待?杨伟听着这两个混蛋信口雌黄,气得大骂说:“邓飏、李胜这么做会坏了国家大事,应该杀头!”看着两方意见严重对立、互不相让,曹爽一下觉得好没面子,他虽然觉得杨伟这么做让自己非常下不来台,但心里也清楚说的是实情,憋着一肚子的火儿,也不敢当场发作,杨伟虽然没有被曹爽当面骂一阵,但是意见也没有被采纳。曹爽哥儿几个一合计,决定死撑,继续呆在汉中,找机会打个大胜仗。

远在首都的司马懿,透过儿子司马昭和众多的老部下的信件,已经把曹爽这边的一切情况都掌握了。

局势即将失控。

虽然曹爽让司马懿十分不爽,可是如果曹爽在汉中战场失败,给他陪葬的将是曹魏帝国整个西北军区和首都军区的十多万精锐部队,这对于曹魏帝国,将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在再三权衡之下,司马懿决定劝曹爽撤退。如果任由他和他那几个名士高参继续胡搞下去,整个西北地区、甚至整个国家,将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

不过现在有个难题,如果直接给曹爽写信,曹爽死撑面子,一定不会撤退,所以只有给他既信任、又能听别人劝的人写信。目前符合这些标准的,只有曹爽的表弟夏侯玄了。

不久,在汉中陪着曹爽一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