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激情出乡关,四海奔波不怕难。高山绝顶练铁骨,沧海狂澜斗信心。艰苦生活把歌唱,志存丹心耀辉煌。做为八零后的年青人,李可德同样有年轻人的青春热血,侠骨柔肠。同样想潇洒生活,吃好穿好点。可是李可德更明白,今天上的学来之不易,那是自己受尽风吹雨打、凄风苦雨才得来,是爹妈地里刨食,辛苦积攒才圆了他的二次求学梦,需要倍加珍惜。
每天李可德不像有的同学那样到食堂或是学校门口小饭店吃点小灶,补充一下身体的营养。他现在第天坚持早上两个馒头,一份咸菜,加上一碗粥共花一块钱。中午两个馒头,一份炒白菜,花一块钱。晚上两个馒头一碗粥,一份炒菜共花一块五毛钱。就这样,李可德尽可能的少花钱或是不花钱,少给家里增添生活上的负担。李可德除了在吃上面精打细算之外,在穿衣服方面也很节约,从来没有去过大商场,一般都去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一些一二十块的低档服装。李可德深深记得妈妈张艳娥说过她小时候从来没有穿过新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样过来的。
在当今学校中,很多学生买双运动鞋都要花几百块钱,李可德从来没有羡慕过那些人,更多的是猜想:“这些人不为了学习而攀比,为了吃喝穿衣比谁穿的更好,谁今天吃的什么饭,喝的什么饮料,这些真有这么有意义吗?这些人简直让人看不起!”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可德每个月下来,包括吃饭花出去的钱绝对不到一百五十块钱。当然,在这所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汇集的学校里,像李可德这样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孩子不在少数。
李可德对于来营丰学校上学感到很骄傲,感到很自豪,虽然这所学校算不上什么名校,但是这所建筑学校据说就业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学校师生从来没有愁过就业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这所学校有两三个央企的股份,其二,这所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十年代,一批批精英人才从这里出去,都成了国企头目或是私企老板,最差的也是个包工头。每年来这所学校招学生的单位可以把学校大门挤爆。李可德现在没有任何私人关系,但是不止一次幻想过未来的美好生活。
这天是个周末,早上起来李可德一直拖着不想起床,宿舍里其他人早已经像一群蜂一样,跑着出去玩了。虽然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但是营丰天气有点怪,好像春天很长,暖和的天气一起保持着。李可德听班主任老师常金花说过,说营丰这座城市地处荆楚平原地带,但是四面环山,营丰正好处于一个盆地。故而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有点像云贵“四季如春”的气候。李可德其实早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