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的脑子为什么能想出这么伟大的构想?”
见识了软件的强大,沈芸有了更多的疑问,整个人就如好奇宝宝一般,眨了眨眼睛:“当初怎么想到做压缩软件的?”
沈斌笑道:“一个人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偶然,你要知道很多人做事情就是凭着一腔的冲动。当追寻的念头越来越清晰,就会想办法在现实中去实现它。你以后可千万别像我这样冲动,我可是葬送掉了两年的悠闲时光呢。”
沈芸翻了翻白眼:“有付出才有回报呀,如果没有那时的坚持,或许就没有今天这个‘极限’了。”
沈斌笑而不语,反倒是问:“小芸,知道压缩软件的发展历史吗?”
沈芸摇了摇头。
沈斌并不觉得奇怪,看着坐在旁边的妹妹,金色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将她的秀发也染成了一片金色。淡淡的发香在空气中飘荡,沁人心脾,旖旎的气氛跨越了时空,仿佛回到了那个黄天当立的烽火岁月。
沈斌有一种历史错位的感觉,看着一脸好奇准备细细聆听的妹妹,便开始慢慢道出压缩软件的幕后发展,以及各软件之间的争斗。
故事很长,所以沈斌尽可能的希望说得动听一些。但显然……关于数据与理论的东西,是很难说得动听的。
“压缩技术可以分成好几个时期,最早它源于研究员们对消除信息当中冗余的设想。贝尔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在1948年和1952年提出了Shannon编码和Fano编码。两者后来联合起来被称作Shannon-Fano编码。这算是压缩技术的原始时期。”
沈芸静静地听着。
“第二个时期开始进入应用时代,1952年D。A.Huffman提出了Huffman编码。据说当时Huffman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为了向老师证明自己可以不必参加某门功课的期末考试,他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影响深远的编码方法,这就是Huffman编码。”
沈芸惊讶了下,张了张小嘴道:“他这样做也行?”为了不参加期末考试而专门设计一种编码算法,这总觉得有些妖孽。
是啊,沈斌点了点头。
“Huffman编码效率高,运算速度快,实现方式灵活,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现在,在数据压缩领域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即使在今天,许多知名的压缩工具和压缩算法里也有Huffman编码的身影。比如WinZip、gzip和JPEG等。”
“那然后呢?”沈芸问道。
沈斌道:“后来就是‘LZ算法’出现了,LZ是两个犹太人的姓氏缩写,他们分别在1977年和1978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