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诸事记

诸事记公元2051年1月,俄罗斯在原子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核聚变反应得到完美控制,人类从此摆脱能源匮乏的困扰。同年10月,俄美双方几乎同时开发出直径小于1mm的核聚变反应堆,核能源甚至可以利用在微型纽扣电池上,彻底解决了核能利用的局限性。至此,世界各国对能源纷争的激烈程度降低到了冰点以下。然而,能源的研究并没有止步。公元2083年5月,日本科学家试验“真空激光材料降解”获得成功,该试验直接将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后降解到原子水平,从而生成单一物质。而这一项目很快被应用在核能源的燃料供应上。从此,能源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人类也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新领域发展的发展路线。

公元2055年3月,在能源局限性突破的基础上,中国“空间物理实验室”传出喜讯,基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工作人员在0.01秒的时间范围内获得稳定虫洞,并通过该虫洞对已知空间坐标成功传输2千克石墨,经分析,传输之前石墨内原子瞬间状态同传输之后该石墨的原子瞬间状态并无差异。这一项目是空间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此研究结果的公布就像猛烈的核聚变一样轰动了全世界。因为,这代表着人类对浩渺宇宙的探知突破了一个瓶颈——人类有可能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功而突破这个宇宙的极限速度——光速。人类完全有可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从已知宇宙的一个点,到达已知宇宙的另一点。当时,世界因此沸腾了。爱因斯坦,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正是由于他早期的研究,才使得后辈有了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正是由于他的划世纪的前瞻性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猜想,才使得人类能有如今的成就。

公元2083年2月,基因科学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美国科学家成功将人类基因与蓝鲸的两栖基因剪切合并,并培育出“两栖人”。该项目曾一度得到世界各大组织的质疑和制止,但人类终于禁不住该项目背后的巨大诱惑力,2095年5月,联合国出台“人类基因研究公约”,该公约规定“人类基因是全人类的生命宝库,人类有权研究并改进它。在不违背最基本道德底线的情况下,各国可以合法进行有关人类基因的研究项目,以此来促进人类基因的进化。”当然,何谓“最基本道德底线”,在这里就不得而知了。可见,人类还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一边高举“尊重他人,维护人权”的大旗,一边还在进行着最惨无人道的研究。还要堂而皇之的美其名曰“促进人类基因的进化”。

公元2099年9月,空间虫洞的研究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