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猛虎,与其相比,我们国家,相差太多了。”
千代问道:“山本伯伯,你是指华夏的领土、人口远远比我们要多得多么?”
山本宏次叹了口气:“不仅仅是如此。百年前,我军发动甲午战争,华夏北洋舰队节节败退,但依然宁死不屈,奋战到底;我东瀛关东军对华夏东北发动进攻,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便被他们的不抵抗将军下令撤退了,可是东北依然有那么多的人自愿组织抵抗我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各大战役里面,尽管华夏实力疲弱,远远不如我国,但其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战斗意志,实在令人钦佩,也令人难以敢于与之为敌。现在,我真不知道我国与华夏争夺钓鱼岛主权数十年究竟是对是错。或许,华夏成语之中所说的火中取栗,就是指这个吧。”
千代沉吟一会儿,微微一笑:“山本伯伯,我的观点正好与你相反。”
“哦?说来听听。”山本宏次也来了兴趣。
千代道:“山本伯伯,你说的确实是这样,但这仅仅是百年前的华夏人,现在,未必是这样。”
山本宏次低头,略作沉思。
千代继续道:“我琉球的史学家有句话,叫做崖山之后无华夏,用在现在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崖山之后,华夏文化断代、灭亡的原因是外来入侵,而现在却是因为他们不争气。”
山本宏次脑海之中仿佛抓到了什么,但模模糊糊,还不确定:“你继续说。”
千代道:“百年前,政府软弱无能,但还有一大批优秀的,有血性的百姓。他们信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满腔热血,他们忠肝义胆。所以,才会有政府不抵抗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天塌下来政府不扛的时候他们用肩膀顶起来。对于那些人,我很敬佩。可是现在,华夏再也没有这些人了。”说着,千代的脸上充满了不屑。
山本宏次轻轻点了点头:“不错,你说的有些道理。可是,华夏人有句话,叫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现在是和平时期,未必看得出有没有这些人。一旦战火燃起,一旦华夏再次涌现出这么一大批人,那么……”
“不会的。”千代清脆的声音忽然响起,打断了山本宏次的言语,如同断冰切雪般干净利落:“会不会有,就看他们的教育,他们在培养什么人。”
山本宏次一怔。一直以来,他更加关注的是政治、军事、经济、工业一类的事件,对于教育来说关注的极其稀少。
千代娓娓道来:“华夏的初等教育,是摧残孩童想象力的应试教育,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如果说华夏的国情导致这些的倒也无可厚非,可是,他们太过专注于应试,而忽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