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剿平义和团(二)

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初二,山东巡抚衙门签押房。

“宝恒,你跟在我身边,也有许多年了吧?”

“回大帅,标下自光绪二十年腊月起追随大帅在天津小站练兵,至今已五年有余。”

“哦,真快啊,转眼都已经五年了。”袁世凯抬起头,看样子颇为感慨,“宝恒啊,我记得那一年你还不满十三岁,那么矮的个子,大嗓门,让人想不注意都不成,这都五年过去了,你的嗓门不见小,个头儿可也不见高啊。”

“大帅说笑了。”听见袁世凯打趣他,汤鹤武配合地笑了笑,道,“标下这个子怕是一辈子都长不起来了,就像那戏台上的武大郎一样。若是现在有人叫标下一声三寸钉,标下也不见得就吃亏了。”

袁世凯这大清早的把汤鹤武喊到他的签押房,自然不可能只为了跟他唠唠家常,二人说笑了几句,袁世凯面容一整,切入正题。

“宝恒,近日可听到过什么闲言碎语啊?”

“大帅指的是……”

“你小子,少跟我打马虎眼,你知道我在说什么。”袁世凯紧紧盯着汤鹤武,目光炯炯如炬。

“回大帅,闲言碎语的确不少,昨夜还有人探过标下的口风。”

“哦?何人呐?”

“大帅,这……”

“好吧,好吧,你不愿意说便算了。”袁世凯随意的摆摆手,并不打算真的问出些什么来,“山东,是我袁世凯的山东,不是朝廷的,不是义和团的,更不是其他什么阿猫阿狗的。宝恒,这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其中分量,你应当清楚。”

“是,大帅,标下明白,标下决不辜负大帅厚爱。”

“好,好小子。宝恒,在山东境内肃清义和团的命令,明天就会明发了,武卫右军全部奔赴山东各地,一时间,必将硝烟四起,对于我们这些军人来说,有硝烟的地方,都有宝。”

“是的,大帅。”

“既然有好处可捞,我自然不会让你吃亏,你听着,自今日起,肃清济南府及辖县盗匪之事,我便交给你了,你可千万不要叫我失望啊。”

“大帅放心,标下必当竭尽全力。”

半个时辰后,值房。

“就这些?”

“没错,就这些。”汤鹤武点点头,指指桌面上平铺的济南府及辖县地图,“诸位,说说吧,这一仗怎么打。”

王凤仪半闭着眼,老神在在的摇着扇子,似乎胸有成竹。

汤小宝目光闪烁,一双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

张云浦谄媚的笑着,给汤鹤武面前的茶杯添上水。

王承汉和路政顺俩人则大眼瞪小眼,傻愣愣地站着。

等了半晌,不见有人说话,汤鹤武皱皱眉头,眼睛绕着众人扫了一圈,除了没看到的王凤仪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