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沙俄入侵

为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沙俄在抢修中东铁路的同时,又采取各种手段,控制东北地区的内河航运、公路交通以及外海通路。

当时,东北三省的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航运,几乎均被沙俄所垄断。沙俄“阿穆尔汽船公司”拥有各种运输船三百余艘。其中有专为适合松花江航行而建造的汽船;有由十三艘大型汽船组成的运载量达一万五千余吨的海上运输队。

在1900年4月,中东铁路千余公里的路基和大部分铺轨工程已经完工,中东铁路支线除中段二百余公里外,也已竣工。至此,沙俄几乎完全控制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交通命脉,为战时运送兵员和军需物资创造了条件。

为了实现鲸吞我国东北三省的野心,沙俄还加紧进行大规模入侵的军事准备。自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沙俄在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兵力日益增加,到1900年6月初,统辖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地区的沙俄阿穆尔军管区,已有兵员九万八千余人,马一万五千余匹。

除要塞及留守部队外,这些部队大部驻扎于我国东北三省当面的俄国各边境城镇,如海参崴、双城子(今乌苏里斯克)、伯力(今哈巴罗夫斯克)、海兰泡(今布拉戈维申斯克)、赤塔等地,直接窥视和威胁清军行动。

与此同时,沙俄还加强了旅顺军港的建设,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独立作战能力的军事基地。至1900年7月初,沙俄驻旅大兵力达两万三千三百余人,游弋于黄海、渤海的各种钢铁军舰达四十一艘,水雷艇三十艘,控制了从黄海经朝鲜海峡及日本海抵海参崴的通路,沟通了南北各据点间的联系。

从1900年6月初开始,沙俄最高当局即密切注视着我国直隶地区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趋势,寻找进攻我东北三省的时机和借口,同时加紧进行战争准备。

6月8日,沙俄政府宣布关东一带进入战争状态,命令军队作好临战准备。

6月15日,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命令驻伯力的阿穆尔军事总督格罗杰科夫中将,制订进攻东北义和团及清军的作战计划。

6月17日,八国联军侵占大沽,沙皇尼古拉二世便于6月23日宣布,首先在阿穆尔军管区进行战争动员,全区进入战争状态,并立即编组先遣军。接着,在沙俄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土耳克斯坦军管区以及欧洲部分的某些地区进行战争动员。

7月6日,尼古拉二世宣布自任俄军总司令,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任总参谋长。不久,沙俄陆军部下令将原驻阿穆尔地区的西伯利亚军改编为西伯利亚第一军,并将新征调的部队进行统一编组和部署: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