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山三人之中,王芗斋本就是郭云深的关门弟子,早已经选好了二形,分别是形意拳十二形的开头两形——龙形和虎形!
形意宗师郭云深最后一次到山西太谷,与师兄车毅斋(车永宏)等商议十二形拳的排列序次,将龙虎二形作为开始,将鹰熊二形作为结束。龙虎二形把“起落”一分为二,表示演绎,而鹰熊二形把“起落”合二为一,表示归纳。所谓“龙虎为开、鹰熊为合”。自此,龙虎合具形态,而鹰熊成为一招,称为“熊鹰合形”或“熊鹰合演”。
薛颠武艺传自李存义,李存义的形意拳最早就是先跟着刘奇兰学得,而刘奇兰一系,重视五行拳,但与郭云深不同,很少练习十二形,随个人天赋,至多只取其中一二形来练习。重视身法与腿法,故其门下多以身法快捷而闻名。刘奇兰最擅长的就是龙形,尤其是他的“龙形搜骨”天下闻名!最终薛颠也是选了龙虎二形!
其实,这龙虎二形练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以联合起来使用,如招式“龙争虎斗”等等!
而,等到询问郭开山的时候,想起了记忆中的“郭海洋”在军队曾经听到一位习武的战友曾经说过,最早的习武是从“熊经鸟申”开始的,再加上这熊鹰能合击,最终选了形意拳十二形中的最后两形——鹰形和熊形!
熊经鸟申: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类似于深呼吸。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语出《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成玄英疏:“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纳新,如熊攀树而自悬,类鸟飞空而伸脚。”汉崔寔《政论》:“夫熊经鸟伸,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不损上药,愈益下田。熊经鸟伸,纳新吐故。”
晋代的司马彪在注释中说:“熊经若熊之攀树而引气也。鸟申若鸟之颦伸也。”唐代的成元英解释说:“如熊攀树而可以自悬,类鸟飞空而伸其脚也。”清代的王夫之则认为是:“如熊之攀树,如鸟之伸颈。”亦作“熊经鸟伸”。
郭云深见郭开山已经选好,就是先传授薛颠虎形和郭开山熊鹰二形的精要!
“龙形者,有降龙之式,有伏龙登天之形,而又有搜骨之法,龙者真阴物业(龙本属阳,在拳则属阴),在腹内而谓心火下降。丹书云:龙向火中出是也。又为云,云从龙,在拳中则谓龙形。此形式之劲,起手承浆之穴(即唇下陷坑处,又名任脉起处),与虎形之气轮回相接,二形一前一后,一升一降是也。其拳顺,则心火下降,其拳逆,则身必被阴火焚烧也,身体必无活泼之理,而心窍必不开也。你们一定要记住深心格致,久则身体活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