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永生的代价

理解毕竟有人如此执着,不希望自己死后被打扰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可是在外面有着这么庞大的布局,让他们险些几经生死,可是这主墓室之中空无一人,或者说是连一具尸体都没有,未免有些有失常理了,所以赵二其实也是十分奇怪的。

听到赵二的话,安逸点了点头。“的确是有些好奇,毕竟也给咱们制造了这么多的麻烦,可是到头来对于这个人,我竟然还是处以一无所知的状态。”他也会想要知道是谁会为自己设计这样的墓室,自己却不进入其中呢,难道是有了更好的场所不成。

“这一点,我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不过我倒是能够想想办法,先将这墓室的年代给确认出来,然后进行这墓室主人的进一步推敲。”黄远站出来说到,只不过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有点心虚的,毕竟一个朝代之中人数何其多,就算是知其朝代,想到找到这墓室主人的身份,依旧是很难。

“说来听听。”这些日子,安逸虽然说学了不少的风水玄学,可是对于这方面却是没有涉猎,所以对于古墓的建造与设计,陪葬品这边是几乎一无所知的。

曾子曾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不但是他个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丧葬之礼在当时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黄远直接引用了曾子的一句话来说明。

其实黄远本来学习过一段时间的考古的,只是后来被人排挤,这才做起了盗墓贼的营生,所以说对于墓穴这些事情,他虽然说是比不过赵二和麻子等人,但是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他了解的可是十分多的。

“中国史上重视丧葬的情况,至少从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经可以窥知端倪。到了春秋,大墓及丧礼制度的出现都可作为那个社会中人们对于葬礼重视的象征。”

到了战国,虽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论出现,但这些主张却恰好说明厚葬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这并非说所有考古发掘得到的墓葬均为厚葬。而是说,一般人即使实际没有能力实行厚葬,仍然会有一种要求厚葬的企望,这正说明战国以来,普通墓葬会高级身分所使用的陶礼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

“而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约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出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普遍形制。”

“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因此其特殊性高,较不普及。”

黄远的话,虽然说在场的人都在听,但是难免给了人一头雾水的感觉,这怎么感觉就想是完全照搬课本呢,虽然说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