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钱财的高阳父子毫不耽搁的除了福顺酒楼,高田是惊讶不已。现在的高阳带给了他太多的惊喜,在他看来,一坛子酒是不可能卖到一金的,这可得够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温饱啊!(东汉末年由于证据的动荡,所以导致货币的混乱和面值的贬值,且战乱导致了物价上涨,书中讲忽略掉这些问题,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换算。)
看着一脸疑惑的便宜老爹,高阳是又好气又好笑,但为了自己的大事,也不由分说,拉着高田便在县城内四处闲逛开来。高阳的目的很简单,那便是先购买一小部分粮食,多酿造一些酒,好为自己招兵买马做足准备。要知道黄巾起义即将到来,在这乱世要想成为枭雄,就必须有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否则就跟刘备一样,遇到困难就只有哭鼻子了!
黑山县城并不大,不到一个时辰,高阳父子便买好了所需的物品:十石粮食、100斤猪肉还有不少的油盐。顺便还雇了两辆马车和两名车夫,洋洋洒洒的向着西门开去。
“各位大人,行行好吧!”快到西门的时候,一群人引起了高阳的注意。这群人蹲坐在西城门前,各自用祈求的眼神望着过往的行人。如果有过乱世经历的人,就会不难发现,这些人是在出卖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自己,对于没有土地的他们来说,这是唯一活命的机会。
“看来我的计划得提前,要不然在黄巾起义时,我可没有雄厚的资本,到时可怎么角逐天下?”高阳暗自思索到。正走着,他发现城门的最前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年妇女,正搂着三个孩子在叫卖。高阳心中一凛,难道人民就这样的凄惨?
高阳快步走上前去,来到那中年妇女的面前。显是中年妇女发现了他,微微开口:“公子,你就收下一个孩子吧,他们会洗衣做饭、端茶送水、劈柴种地。”
高阳冷冷的看着这母女几人,除了中年妇女外,还有两男一女,最大的也不过十二岁,最小的也就刚断奶不就,还有一个小女孩,长得清秀明眸的。高阳心中一阵难受,就央着自己的便宜老爹,给了那妇人一金。
妇人也不痴傻,连忙跪地叩头,千恩万谢!正当高阳欲离开之际,中年妇人却拦住了他的去路,拉过两个孩子,一男一女。
高阳疑惑的看着这一切:“大娘,我已经给了你钱,你这是?”中年妇女连忙解释:“公子你给了这么多,务必要收下他们,要是他们俩还跟着我,早晚得饿死!”高阳没想到,在东汉末年的时代,两个孩子,确切的说两天命只能值一坛酒的价钱。但随即一想也对,这两个孩子跟在自己父母的身边,反倒不如跟着自己,起码还能有一条活路,反正自己手中也正缺人,于是也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