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陪都盛京的政治制度

一、盛京将军盛京将军,又称奉天将军。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政机构,是盛京地区的最高军政总管,权力高于一般地方行政机构首长,职责也比较宽泛。他驻奉天城,镇守留都,掌管全区兵马和推荐任命武职属员,兼理盛京地区旗人户婚田宅讼诉等事。陪都期间,名称几度变化,职掌略有差别。

盛京将军所辖疆域:东至兴京(今辽宁省新宾)边二百八十余里吉林境界;西至山海关八百余里直隶临榆界;南至宁海(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南境七百三十余里海界;北至开原(现辽宁省铁岭市)边境二百六十余里;东南至镇江城(现辽宁省丹东市东北)五百四十余里朝鲜界;西南至海八百余里;东北至威远堡(今辽宁省开原县东北)二百三十余里吉林界;西北至九官台边门(今辽宁省义县)四百五十余里蒙古界。

奉天将军府设于盛京城内,凡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事务,则统之于奉天将军,下设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协领、骁骑校、佐领等级官丁。经过清初的多次调整,最后在辽宁地区形成“以城为纲,而路及边门属之”的驻防城体制。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福临派多尔衮进军中原,多尔衮带走清军中“满洲、蒙古兵三之二”,尚有三分之一的军队留在盛京。

八月初二丁巳,清朝迁都,清统治者倾全部精锐兵丁及家属入主北京。同时,对镇守盛京也作了适当安排,以巩固其大后方:命内大臣何洛会等统兵镇守盛京。“上以将迁都燕京,分命何洛会等统兵镇守盛京等处,以正黄旗内大臣何洛会为盛京总管”。左翼以镶黄旗梅勒章京阿哈尼堪统之,右翼以正红旗梅勒章京硕詹统之。八旗每旗满洲协领1员,章京4员,蒙古、汉军章京各l员驻防盛京。同年于熊岳、锦州、凤凰、宁远、兴京、义州、新城、牛庄、岫岩9城设城守官,东京、盖州、耀州、海州、鞍山、广城6城以满汉章京“率兵驻防”。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甲午,以叶克书为盛京总管”。同年,清统治者制定了陪都盛京文武官员的品级,“镇守盛京京城总管官员为二品。护福陵、昭陵总管官各二员,镇守盛京两翼副管官、督催匠役总管官二员,为三品。护福陵、昭陵副管官各四员,镇守盛京京城各旗章京为四品。护福陵、昭陵官迎送使,管墩台两翼官,为五品”。驻防兵丁有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兵各九十名,铁匠各四名;正红旗、镶白旗兵各九十名,铁匠各二名,同时,盛京内务府三旗佐领,定例每佐领下设骁骑校各一员,领催各六名,兵丁各二百三十名,轮班守卫盛京宫殿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