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盛京城(沈阳)的介绍

政府迁都北京,盛京城成为清朝政府的“陪都重镇。”政治地位下降,经济地位上升。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盛京城设立奉天府(奉天将军),从此,沈阳又有奉天之称。1663年(清·康熙二年)修建道观“太清丛林”(本名三教堂;今太清宫)于古城西北角。

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在盛京古城(奉天府)城外增筑一圈圆形周长16公里的夯土关墙,又设八个关,开设八个边门与内城的八门相对应1684年于古城大南门外修建两进院的佛庙般若寺。1707年始建锡伯族家庙(今太平寺)于皇寺西侧。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扩建,0000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重修扩建。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位于新民县镇南街的清真寺竣工,原寺为土草垒苫构筑,光绪年间重建为砖木结构建筑。

1803年(清·嘉庆八年)在回民聚集地修建清真东寺。后逐年扩建为经学院。如今在沈阳西部的新民县境内,可见当年清王朝修建的柳条边墙遗存。

沈阳四塔镇的到底是什么?

沈阳人都知道沈阳有四塔,东塔塔西塔南塔和北塔,按照正规史料的说话旧城城址的四角上,分别有东、西、南、北四座塔,塔边各有寺庙一座,即人们常说的“盛京四象”。它们是奉清太宗皇太极旨令,于崇德八年(1643年)建造的。

建塔的“理论依据”是:“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元”,指皇宫凤凰楼,“两仪”指钟、鼓楼,“四象”指四塔;“八卦”指八门八关。

有民间传说中,说沈阳地下是一只巨龟,四塔就是它的四个脚,一有水灾,地震等灾害时候巨龟就托住沈阳。所以沈阳建城2300多年,从未有过任何大的灾害,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福地之一。

另外还有个说法是皇太极时候,沈阳大旱多日,皇太极想尽办法也解决不了,只得发皇榜公告求高人解决。结果一个喇嘛揭了榜,说是当年东汉蔡伦造的第一张纸让上天拿走了,后来文殊菩萨好奇给偷去看,结果导致飘落人间,这张纸落到哪哪就有旱灾。

后来喇嘛说只要在沈阳建4座庙就能保平安,后来就按喇嘛说的做了,果然之后沈阳风调雨顺。

另外一种说法是,沈阳地下有王气,也就是帝王之气。当时清朝刚定都沈阳,看气的风水大师就告诉皇太极,沈阳有帝王之气冲天,如果不加以遏制,很快将有真龙出现,必然将危及大清的江山。

皇太极和诸贝勒一听可吓了一大跳,连忙找喇嘛和风水先生研究,最后,决定建四塔压制王气。虽然风水先生在沈阳四角找到四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