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之名。”
太史慈道:“主公在洛阳有虎贲之士十万,就算跟董卓撕破了脸也能全身而退,回东郡整饬兵马而后讨伐董卓,董卓必败。”
郭嘉道:“不妥,董卓之西凉铁骑号称二十万,我军骑兵只四万有余,其余全是步兵辎重,与之相斗则我军必败,如果有别有用心之徒趁火打劫,我军危矣。”
洪胜道;“既然战恐不胜,我意留虎骑营、警卫营、侦察营随我在此虚张声势镇住局面,其余各营留空营回撤,昼伏夜出,尽快赶回东郡。一旦事急,我自领骑兵远遁,谅董卓也困我不得。”众人皆认为可行,太史慈、关羽则争相留下。最后洪胜下令道:“云长计谋不弱于我,武勇胜过子义,可护卫辎重后勤回撤,子满、子义、公台、公佑随我坐镇洛阳,云长、公达、奉孝、机伯回撤东郡,不得有误。”
众人得令而去,卢植、郑泰也随军东行。洪胜每日与典韦、太史慈组织练兵,整个大营旌旗招展,外人并不知道其中大半是空的。关羽率青州营等早已离洛阳数百里。
这一日,洪胜命人试验自己凭借前世记忆制造出来的连弩,一次可射十支弩箭。正试验间,营外走过一白袍书生,连连摇头。兵士将其绑了押进营来,洪胜问:“这是何故?”
兵士答道:“刚才主公试射弩箭时这家伙在营外观看,又连连摇头说这个不好,你他妈的见过连射十箭的武器吗?”
那书生面不改色,说道:“这个倒是精巧,不过还可以改进,效率能提高至少五倍。”
洪胜一听来了精神,问道:“你是何人?说话如此狂妄?”
那书生答道:“草民马钧,字德衡,自幼对机械有兴趣,日前看到大人试验忍不住心动,还请大人恕罪。”
啥?马钧?汉朝最有实力的发明家?洪胜接着问道:“你就是发明了龙骨水车、改进织绫机的马钧?”
马钧答道:“草民惶恐,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东西,大人竟然知道。”洪胜大喜,亲手给马钧解开绳索,作揖道歉。直把马钧吓得“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洪胜双手扶起,问道:“我正缺德衡这样的人才,不知德衡兄是否有意跟随?”
马钧拜道:“德衡拜见主公。”既收马钧,洪胜立即命人拿出银两作为马钧的研究经费,并称以后设立专门的工学院由马钧掌管。马钧喜极而泣,自己搞发明创造一直都无人重视,今日洪胜大为重视,使马钧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而洪胜有了马钧改造的连弩,也有了与董卓斗一斗的信心。
(本章已完)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