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宛城灭贼授县令

第二日,朱俊组织兵将全力攻打阳城。从清晨战斗到太阳西斜,十余波官军轮番上阵,损失近三成;而城中张宝所属黄巾军也损失过半,余者大部分有伤。朱俊看天色已晚,下令鸣金收兵。

郭嘉进言:“主公,城中贼众眼见城将破,心下惊惧,如果我们使人高喊‘如果拒不投降,明日城破之时必将屠尽城内黄巾’,则胆小怕事之徒必能反叛,只要他们内部乱起来,阳城不攻自破。要是有人献上张宝人头就更好了!”

洪胜心下惊惧,这奉孝年纪不大,计谋却是毒辣,不过这条计策确是上策。于是立即向朱俊禀报。朱俊大喜,立即命人高喊口号。城上黄巾军心下惊惧,小声议论着。张宝听到城外喊话心中一凛,连忙派人告知将士:“城外主将是朱俊,我领军在颍川时被其打败,被俘投降的我军将士都被其下令屠杀,是个言而无信之徒,如果你们投降,难逃一死,只有同仇敌忾,或许还有一线生路。”众军心下稍安。不过也有人心存侥幸,严政就是其中一个。当夜,趁张宝熟睡之机斩下了他的头颅。连夜派人将人头献给朱俊,并约定五更时分开城门投降。朱俊大喜,命主将整顿军马,准备进城。

阳城已破,朱俊趁势扫平数郡,上表献捷。诸军准备班师时却接到消息称黄巾余党赵弘、韩忠、孙仲三人,聚众数万,打着为张角报仇的旗号烧杀抢掠,并占据了宛城。朝廷命朱俊以得胜之师征讨。朱俊遂率军攻城。赵弘命韩忠迎战。朱俊便令洪胜领兵攻城西门和南门。韩忠尽率精锐之众,来西门和南门抵敌。朱俊自领铁骑三千,径取东门和北门。韩忠怕城被破,急忙率军放弃西南二门而奔东北二门救援。洪胜趁机领军从背后掩杀,韩忠军大败,奔入宛城闭门不出。朱俊分兵四面围定。

宛城被围数日,城中断粮,韩忠派使者出城投降。朱俊不同意。洪胜说道:“当年高祖能得天下,是因为能招降纳顺;大人为何拒绝韩忠请降呢?”

朱俊道:“彼一时,此一时!当年秦、项争斗的时候,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今海内一统,只有黄巾造反;如果同意其投降,无法劝善。黄巾军胜利了就恣意劫掠,失败了便投降,降了又反,同意他们投降,乃长反贼之气,并非良策。”洪胜听言只得告退。

郭嘉道:“不容贼降是正确的。不过现在四面围如铁桶,黄巾贼请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且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不如撤去东南,独攻西北。他们必弃城而走,无心恋战,由此可以顺利破敌。”洪胜点头同意。并禀报了朱俊,朱俊大喜,于是撤回东南二面军马,会合后全军一齐攻打西北。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