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想着和后金的议和,他被皇太极耍得团团转,先斩后奏下令把宁远军粮卖给后金军。并且没有向朝廷报告。
三月初,据巡视边关的翰林院编修陈仁锡奏报,喀喇沁蒙古出动部落男丁八千人在宁远关外搬运明军军粮,其中夹杂后金满八旗男丁四百人。边关风传,喀喇沁蒙古正在储备南下地军粮,其目的就是为了支援后金建奴。
崇祯闻讯大惊,他当即下旨严责蓟辽督师袁崇焕,“据报西夷市买货物。明是接应东夷,藉寇资盗,岂容听许?”
袁崇焕奏报:“这些人哀求备至,愿以妻子为质,保证不敢诱奴入犯蓟辽。”
崇祯:“西夷通奴,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布帛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就算是怀柔蒙古各部,也只可计口售粮,勿使有余!
袁崇焕:“军饷不足,恐有哗变……。”,粮照卖,和皇太极信照通,喇嘛使者照旧往来!
就这样,经过辽东都司府的商贸活动,后金为千里奔袭准备好了大军行进的粮草!喀喇沁蒙古奉皇太极所命开始大肆制造木船,以备运输物资所用。后金南下的迹象已经很是明显!
………………………。从九月中开始,大汗汇聚兵马的军贴就下到了各旗的每一个屯子和堡寨,这一次据说是要杀入明国的腹地去,那里有抢不完的金银、粮食、牲畜和包衣、女子。所以,对于这一次的“秋狩”,大伙儿既充满了向往,又被杀入敌人心脏的位置危险刺激的嗷嗷直叫。不过,这对于长年刀头舔血的八旗勇士来说,却是一个机遇大于挑战,狠抢一把翻身的大好机会。各旗里每一个牛录对于出征的名额都争夺得相当厉害。
到了九月下旬,辽东各地的官道上都陆续行走着身穿臃肿的狗皮袄子、头戴狐皮帽,脚上笈拉着乌拉草鞋子的汉子。胡天八月即飞雪!路上下了点小雪,他们抱拢着袖子,嘴里叼着劣质的烟草烟锅带,走在急了点小雪的路面上,大声地和自己熟识的人儿扎千儿见礼,打着招呼。虽然相当部分的人都有一两匹战马跟随,但没有一个人肯骑上马背去。战马乃是八旗战兵的的心头肉,平时当祖宗一般的养着长膘,要真正上了战场才是我近期用的术后!他们身后跟着的包衣奴才们一溜小跑的跟着,他们或推着小手推车,或者肩背、担挑着主子的盔甲、干粮、武器等等,满心地希望能跟随主子立下些功赏,要是功劳够了,是可以“抬旗“的!抬了旗,就算是真正的满族丁口了,基本享有战功、战利品的分配。按照大汗的法令,还将会分得一点儿土地,地位和包衣可是千差万别!
所有的护军(摆牙喇)、甲兵(行营兵)、步兵(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