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多字,算得上是大章了吧……}“这位先生是?”刘成直接略开郭嘉,像来人问道。
“不敢,京兆杜畿,杜伯候,见过府君!”那青年听得刘成的询问,连忙上前几步恭谨的回答道。
“京兆杜畿?恩……杜畿……”刘成闻言,摸了摸下巴,这杜畿的名字听着听着有几分耳熟,在三国是历史上恐怕也是一方人物。不犹多念叨了几遍,蓦地,刘成想了起来,杜畿,就是那个老年的时候被淹死的魏国官员。好像因为他的死,曹丕还曾流过泪呢!刘成之所以记得杜畿的名字就是因为这杜畿的死法是三国时期比较另类的人物之一,还有一个人物是王朗,那个二货,七老八十了偏偏不安分,想要凭着一张嘴说降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结果直接被这位能够将江东群儒都说得没话说的大妖人给骂死了!而杜畿在曹*时代就很受重用,曹丕篡位之后杜畿更是被封侯。这是一个大才!刘成心里大喝一声,而且正是自己现在所缺少的内政型人才。
“伯候可有意在我朔州为官,造福一方百姓?”想到这里,刘成转头看向杜畿问道。
“承蒙府君看重,畿无才无得,不堪造就……”杜畿顿了顿躬身说道。
“伯候你这话说的可就假了吧,你杜畿要是没什么才能,那这大汉天下真正有才能的人也没几个了。”郭嘉对着杜畿翻了翻白眼,随后对着刘成道,“主公,这位是嘉的好友,杜畿杜伯候,人品方面没的说,就连他那位原本对他苛刻无比的母亲现在都对他没话说,至于才学,不是我郭嘉自夸,和我郭嘉为友的,没几分真才实学,我郭嘉都不好意思说是我郭嘉的朋友!”郭嘉一脸傲娇。
“哦?”刘成听了郭嘉的话,心中一动,脑海里关于杜畿的事情又想起了几分,这杜畿年少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娶了一个后母,结果没多久父亲也去世了。继母对杜畿很不好,但是杜畿不但没有忤逆继母反而对她十分孝顺。这样一来,就算是铁石心肠得被感动了。如此,杜畿的孝名在当地就传开了。而且,听郭嘉这么一说,刘成也响起了,历史上杜畿似乎是曹*的心腹人物,还是荀彧介绍给曹*的。如此看来,杜畿的确是一个大才了!
“伯候,奉孝都这样说了,难道你还要藏拙么?”刘成笑着像杜畿道,“这样我们先到书房去,伯候再想想如何?如今,朔州百废待兴,朔州上下就缺少像伯候这样有真才实学的大才,为百姓造福!”刘成说着,带头往书房走去。在书房议事,这是刘成的习惯。而且熟悉刘成的人都知道,能够进入刘成书房的人,都是刘成相信的人。其实,刘成不知道,杜畿的祖上是杜周、杜延年这两位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