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开窑烧陶

郝英俊的炼铁法,比所有人的想象都简单,他的初步构想是在地上挖个大坑,用高温将坑壁烧成硬陶状,然后放入赤铁矿石和木炭,再让云兮在边上施法放火,使铁矿石融化,这步骤多简单,连高炉和鼓风机都省了啊!神马,你说不科学?法术都有了啊大哥,你还跟我讲科学?

只是说起烧陶,郝英俊忽然想起来是该开个炉窑了,现在他们使用的容器都是石制品,既不卫生也不方便,要是烧出点儿什么瓷碗瓷盆的,那不是大大的提高了生活品质吗?再说日后酿酒煮菜,也少不了陶缸陶罐,这些东西终归是要准备的。

说干就干,郝英俊立刻组织人手,开始建窑。要说多么高级的炉窑郝英俊没见识过,但是农村里那些土砖窑他见的不少,这些砖窑如果密封好一点儿,照样可以烧陶,甚至还能烧炭,不要怀疑,智慧的中国人民总是这样一“砖”多能的。

眼见着要开工的地方越来越多,人手又渐渐开始吃紧了。但是没关系,郝英俊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个月牙海平原上有很多零散的小部落,到处都是人口,于是他派了一部分口才好的村民到处去劝说这些零散的部落。听说能够一日三餐顿顿吃饱饭,大部分的村落都选择了依附,至于那些态度比较顽固的……关门,放狗!

前来投奔的部落越来越多,山脚下的村庄也越来越大,连带着那片农田也开始一再扩荒,等到天气渐渐转凉的时候,山脚下已经形成了一片农田的海洋,这些农田里不但有稷、粟、菽、黍、麦等农作物,还有麻、桑等经济作物,这些都是被郝英俊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能够极大的提升社会生产力。而无数的人类辛勤地在田间耕种,细心地呵护着这些农作物,他们已经转化为最原始的“农民”,一个以农耕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也正在逐步成型。

另外一边,经过几个月的探寻,云兮也终于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她终于找到了郝英俊认识的赤铁矿!这些赤铁矿周身都是红褐色,呈鳞片状,用手指轻轻一划便会出现一条樱红色的条痕,而且极具金属感,以郝英俊判断,这是上好的云母赤铁矿,纯度至少在5到6成之间。

想想后世,云南探明的铁矿石存储量超过3亿吨,所以能找到这样的露天赤铁矿倒也算不上什么太奇怪的事。但是唯一让郝英俊感到麻烦的就是,这个露天铁矿离玉龙雪山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如果使用人力去开采的话,简直是难以想象,眼见着*裸的诱惑就摆在眼前,却无法扑上去尽情享用,郝英俊只觉得肝火大盛,整日里都在唉声叹气。

云兮见到郝英俊拿到了赤铁矿却没有动静,只是整天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走来走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