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认识的、脸熟不脸熟的街坊邻居见了笑冬,要不喊声笑冬打个招呼,要不直接就痛快亲热地叫声“小山东”……徐霏本觉得自己没脸出门,实在迫不得已要出门买菜洗澡,也都是尽量避开街坊,可是避不开呀,原先都脸熟但是从来不打招呼的,看见她都主动和她打招呼,但是都没有歧视她的意思,话多嘴碎的也会主动和她说话,问这问那,问得最多的到最后一般都是打听“小山东”怎么样了?读书成绩好吗?怎么会七八岁才来,他爸爸是干什么的之类的……徐茂德夫妇原先是尽量避免和别人多接触多交谈,不是自持清高而是怕多事,别人也懒得搭理他们。但是现在感觉不一样,走到哪都有人介绍说他们就是“小山”东的外公外婆,那样子不像是有什么歹意。别人都对他们热情了,他们也开始融入和周边百姓一样的生活氛围……对于笑冬来说,这些变化最直接的反映是在每天饭桌上,不是今天外婆在这个邻居那学到的新菜,就是明天那个邻居端来的混沌,要不就是姨和什么什么大婶出去排队抢购来的新鲜玩意……晚饭时的饭桌上也会说说张家长李家短了。家里也时常有邻居来坐坐,看看徐茂德养的花,跟徐雯借个什么书,这一切笑冬从来不参合,照旧每天回家吃了饭就回屋看书练琴做作业……但是徐家感觉有些受宠若惊,也过得比以前充实了……徐茂德当着家人评说这种变化,他伸出三个手指;一是笑冬小小年纪保护亲人的举动赢得街坊邻居的好感!二是公道自在人心!三是凡世间之事,福祸相依,世道人生是一个道理……
笑冬在读初中开始就每年暑假或者寒假跟着徐雯到部队探亲,那是笑冬最愉快最自由放松的日子,虽然将军很少有几天陪着他们母子,但是正好让笑冬获得空前的自由,部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对他有着无限的魅力,部队那一色的军绿也时刻激发他无穷的想象,他觉得自己儿时的所有梦想只有在部队才能得以实现……在部队,他每天早出晚归甚至不归,星期天,刘朝东不是接他去打猎就是带他回家吃饭,教他看地图教他演沙盘……,他要学骑马,给朱老三叔叔挂个电话就有战士骑马来接,他要打枪,部队打靶训练时就有战士教他,什么五四手枪,五六冲锋枪,班用轻机枪他都玩过瘾……,训练场上,跑障碍,投弹,军体,他什么都学什么都行。看大炮看坦克,部队每个星期的电影他也一场不拉,有时为了看场好电影,他能跑上二三十里地赶到基层部队……反正天天不闲着,每次回来他的行囊里都是些枪炮弹壳、指北针、手枪套、军装和军事书籍……。可以说,每年的探亲就是笑冬自出生至今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13-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