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邙山、长亭、月归楼
(一)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三月陌上花开,君可缓缓归矣。
——一朵花就生长在那里,等待你途径它的绽放。
——一美人就独立在那里,等待你经过她的故事。
——一场雨就飘逸在那里,等待你描摹它的写意。
——一只燕就翩飞在那里,等待你比翼它的妩媚。
(二)
夜清。有月寂寞,有人消瘦。
寂寞是一条长蛇,没有言语却淡淡收割着过往心事回忆的魂。
消瘦是一种悲欢,过去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岿然不动的雪莲花。
苏生看着老人留下的两万两银票,想着他寻找两年的师父,望着远远的邙山,默默然地笑了。
眼睛倒影着唇边的雪莲,那么美,那么凄凉。
(三)
苏生要去吃饭了。
邙山山脚。长亭街。
长亭街灯火通明,两旁的街道值满了柳树,唯管别离。
街道车如流水马如龙,但却容不下月的寂寞、人的消瘦,太匆匆。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只道是,有明月,怕登楼。
楼下青石的街道向晚,蛩音响,三月的柳絮纷飞。
今三月二,非秋,但对于流浪人是没有季节之别的。
流浪人怎么会有季节呢?只有柳絮、雪花纷飞,只有秋的萧瑟、冬的寒,只有饮酒消愁、驱寒。
——每一季节都是晚秋,每一天都是秋晚。
流浪人最喜欢的一件事,或许就是对月饮酒,酒醉不知身是客。
苏生在长亭街月归楼对面定西酒家饮酒,一晌贪欢。
苏生看着树下的些许落叶,随风残卷,如人、如他,风里来雨里去。
他看着落叶看得出神,似在想些什么,或想起了什么。
——落叶愿不愿意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落叶的价值取向,或许也是人的。
——或许是人的境界高下差别原因之一吧!
(四)
关于邙山、长亭街、月归楼。
首先邙山。谈及邙山,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传说——黄河的形成。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老道捉了一尾东海黄蟒,置于大锅,锅下不时添柴火烧,锅内不时加水熬煮。某日老道要去天外一朋友那里作客,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两位弟子要好生看管,不得有误,说完即骑鹤而去。
奈何斗转星移,这道人一走便是几百年,一直未归。两位弟子一时寂寞难耐,想下山好生游玩一番。二人一拍即合,便添了许多柴火加满了水下山离去。二位弟子也想着速玩速回,可怎知兴致难收,贪玩了两天。毕竟几百年添柴加水熬煮蟒蛇索然无味至极,一时玩乐便像脱缰野马,岂不尽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