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只有你。才能让大家伙信服,因为你是个文化人。”
马美芬在干跺脚,望向一张张或丑或美的脸。她陡然发觉,赵辰的气魄真是令煞旁人。他挑起担子,这张在百姓眼里亦正亦邪的形象,是要承担多么大的责任呢?
四处,前、后、左、右。挑着扁担的、咀嚼零食的、有事没事的,一一望向这几人。像在等待施舍,又像随时攻击一样。
天空放晴,炽热的太阳烤糊了大地。
不一会儿,燥热的地头上,街日的看客愈来愈多。口多耳杂,人人都揣着小九九。
陆冬梅当机立断,那已经长满皱纹,暴露着少许老人斑的手掌一手夺过了赵辰手中的钱币。
她高举着那沓子厚重的钱币,一副身先士卒的豪迈气魄,朝民事调解委员会的大门口方向走去。穿过来往的人群、电车。
她嚎道:“身清心明的,跟我来!否则,别搀和。女儿,你在这等着!我还不信了。”
陆冬梅的勇气,受到了大伙的赞扬。真有冤屈,谁怕谁呀?三步并两步,跟志愿军过鸭绿江的气势一样,轰轰烈烈地朝委员会行去。
堵塞在路口干杂店门前的大伙,终于四散。那姜志文兴奋地一拳头凿赵辰的后背上,那是隐隐的作痛,翻滚着细胞,又带着辛辣。
这是一种极具“男人味儿”的庆贺方式。
姜志文道:“赵辰,你小子行啊!是个人才。哪儿都是你的出头地。这次,你终于为民办了一件实事。”
赵辰说:“敢情说我抢镜呗?!这马老师。功劳一样不小呢!”
马美芬戴着衣服金边眼镜,捂着发烫的红脸蛋儿推了赵辰的胸口,半似撒娇,又半似埋怨。
“赵辰,你这有点过分了啊。你这是挤兑我。但还得感谢你,替我们家出头呢。”
赵辰说:“噢!这是洒洒水而已。毕竟英雄救美、拔刀相助的好事都是每一个生长在新中国生长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好青年都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不?马老师教什么科目的?”
马美芬一听,扑哧一笑。道:“满是歪理。但你确实英勇。我是教政治的。”
赵辰一听,做了一个噢的嘴型。然后看了一眼姜志文。这姜志文平日里老老实实的,一腔热血,脑袋却单有一根筋儿。
但他的眼神,竟然能打圈圈!窃喜地看着赵辰,又偷笑地看了一眼马美芬。一副非要撮合的大妈脸。
赵辰戳穿了姜志文的心思。道:“志文。心里盘算什么呐?”
姜志文插着口袋、吹着口哨。赵辰的基本功他都学会了三成,在这车水马龙的集市下又特别的应景。
姜志文说:“盘算着嘛。肚子饿了,你呢,赵辰?”
出了一身汗,历经了一场搏斗。你说肚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