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江州俊杰

“欲取萧府,不折手段。”杨信轻轻的念着锦囊内部的字,心中若有所思,良久才醒悟过来,“智囊果然是智囊,知道孤的心腹大患,连孤的缺点都被他看的一清二楚,难怪太傅在时经常称赞。”

杨信心中佩服,他为人行事最要紧的就是光明正大,以免惹来世人的闲言碎语,可当今天下只要能成功谁会在乎手段,但惟独杨信做不到,而萧府确实是周庭的心腹大患,尤其是萧进,想要胜他恐怕也只能不顾世人眼光用些卑鄙手段了。

身在岭源的萧进也一样收到了苏方烈的锦囊,同样是写在内部的,也同样是针对杨信这个萧进大敌的。

“欲取周庭,小心杨宁。”

萧进细品话中之意,突然冷汗直冒,苏方烈这不就是在提醒他杨宁是杨信的人么,不然为什么取周庭要小心杨宁,想到这萧进心中不禁后怕起来,当年京城大战时若是杨宁也参加,在关键时刻从背后来一刀,恐怕他早就死在京城了,当时他还未杨宁无法参加而感到遗憾,现在想来这是他的幸运才对。

可萧进不知道的是杨宁反朝廷是真一半假一半的,杨信在密召杨宁的时候也给了他一道圣旨,里面的内容若是说出来绝对是震惊世人的。

随着安临和永昌的陷落蛮族开始着手重建和稳固,而东夷军似乎也停下了进攻的步伐,尤其在北线,建州军的防守让他们讨不到半点便宜,再打下去对他们没有丝毫好处,最后还是宫仁新腾先派人讲和。

各方以如今所占之地为界互不侵犯,反王们乐的如此,尤其是吴星云和宋家,他们可以说是没什么损失的,就这么停战对他们的好处才最大,最苦的莫过于了曾玄了,白白丢了一半岭源,本想着东夷和建州大战自己在后面捡现成的,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在合约达成之后萧进也领兵回了萧府,其他几路援军也陆陆续续的回去了,毕竟他们是远离根据地作战的,这补给线太长了,再打下去他们也得砸锅卖铁了。

唯独杨信领兵留了下来,他手下的将士也并未有半句怨言,他们本就是来打东夷的,虽然现在和平了,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一旦东夷准备好了下一轮的攻势或者周人有了足够的把握就会向对方下刀子。

十五万大军全部留在山南,杨信将大军分成三十六营,驻扎在山南各处实行屯田制,加上从堂郡和岭源逃来的难民,山南也渐渐恢复元气,如此春去秋来的第二年杨信居然发现自己的军粮还真不少,已经足够支撑大军半年的用度了,而是山南的气候稻谷是可以一年两熟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还能丰收一次,到时候军粮就算不能撑上一年,大半年还是没问题的。

这一年东夷主动撕毁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