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眼见士气低落,本欲拔刀斩杀后退者,叹息一声,亲自夺过鼓槌:“大汉儿郎何在。”
不待将士回答,一锤重重的击打在战鼓上“咚。”
“在”只有三三两两毫不整齐。眼见将士不同心,李啸爆喝:“大汉儿郎何在!”
“咚,咚……咚“鼓声震天,李啸用尽力气捶打着战鼓。
“在!”伴随着鼓声,万众齐喝。
“准备迎敌”
敌骑终于在狂暴的鼓声中提升马速,战马开始往前奔跑。北方水少,城外并无护城河,只有一排排的拒马桩,不一会前方的拒马桩都被摧毁了。
眼看敌骑要进入弓箭射程:“弓箭手准备。”
敌兵尚未进入己方射程,张弓搭箭便往城墙上射,射完之后打马后退,让后面两百步以外的冲刺而来,一到距离便射。只有少数几人不慎落马。除非倒霉的孩子,被后面的马踩死,基本上就是摔个七荤八素。
用手中的单手斧挑飞射来的箭支。黄忠是刀盾手,一手持刀一手握盾,堵在城墙上的垛口,保护身后的弓箭手。尼玛,活脱脱一MT啊。谁叫咱身板壮实,天生一副炮灰架势。
开始时太过紧张,没注意来势汹汹的箭支,往盾后面一躲,以为安全了,尼玛,盾牌是木盾,年久失修,军费开支过大,质量不好,也可能是敌军太强,居然有几只射穿了盾牌,差点中招。
无奈之下,用手中的斧头击飞势汹汹的箭支,这样一来,安全系数反而提高了不少,伸出来的脑袋一不注意就会插上一直箭。
虽然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可不想连一个敌人都没杀就憋屈的挂了。可是看到密密麻麻像蝗虫一般飞来的羽箭还是心里发毛。
“啊”一个小兵手中的盾不堪重荷,分崩离析,被一箭射中脑门往后倒去,顿时后面站立的几个弓箭手阵脚大乱,督战士兵呵斥旁边一个替补持盾顶了上去,才算暂时稳住。
弓箭手都是老兵了,射术精湛。新兵心理素质不行,充当弓箭手不但射不准人,还要浪费大量的箭枝,战场上多一支就有机会多杀死一个敌人。没人知道有没有后续辎重补给。
如果不是督战队手里明晃晃的刀子,至少前面顶怪的这排刀盾手早就逃跑了。一个个脸色发白,脑袋缩进盾牌后面死死的顶住盾牌,每支箭上都传来巨大的力量,能单手持盾的除了黄忠这样的**,真不多。
塞外人弓马娴熟,马术不是汉人可比的。即便是在马背上也能开弓射箭。不过很消耗体力,彪悍者冲锋中可开一两箭,主要全身力气都要集中在双腿上夹紧马腹,还要开弓,体力消耗可想而知,即便是吕布这种精力充沛,天生神力的人,在马背上边跑边射也不过十数箭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