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密札•改朝换代(求订阅,求收藏)

韫。在这两个人身上,张鸣九可是花了血本的,才换来了二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宽容。

但如今最大的坏消息就是,过了年,这两个人就都要调走了。据可靠的情报,接替盛京将军的是汉军正蓝旗人赵尔巽,接替新民知府的则是曾参与镇压义和团的浙江吴兴人沈金鉴。

这两个人,张鸣九都不是很熟悉。只是从石豹搜集出来的资料中,才能看出些许的端倪来。但仅仅是这么一点东西,那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借着到新民各处士绅家中送礼的工夫,经过一整日的旁敲侧击的打听,张鸣九总算弄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赵尔巽,汉军正蓝旗人,同治十三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放安徽、陕西等省按察使,及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光绪二十八年冬,护理山西巡抚。二十九年署理湖南巡抚。三十年春,内调署理户部尚书。直至近日,即将接替原盛京将军增祺,继任盛京将军。

从这一大串的履历之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的官场老狐狸。和增祺那样凭祖荫做官的人,自然有诸多的不同之处。而且,从不同的口中说出的不同的故事,也都证明了,赵尔巽是个极有心计的人,不是增祺那样可以随随便便花银子收买的。

如果只有赵尔巽一个人,倒还不会让张鸣九那么为难。偏偏上天不作美,给张鸣九出了另一个难题。那就是新任新民知府,沈金鉴。

沈金鉴这个人,应当算是个神童。十九岁那年,府试夺冠,补銮舆卫。后因参与镇压义和团有功,晋升知府,曾任天津保甲总办、北洋巡警学堂总办等职。短则三五天,长则一两月,他就要来接替增韫的职位,做新民知府了。

先是有个汉八旗的英才做盛京将军,紧接着又来了个知兵秀才做新民知府。看着这两个名字,张鸣九只觉得眼前发花,一阵阵的头疼。

自打从八角台起家,到如今在新民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商人,和本地官绅打成一片,他一路上都是顺风顺水,基本上没有遇到过什么大风大浪的。

甜头吃了太多,日子过得太顺,在他觉得自己可以安安稳稳的好好歇上一阵子的时候,却给他送来这么两个祸害。这真是……溢于言表的可恶啊。

就在张鸣九仰头看着天花板,寻思对策的时候。身边传来一阵轻微的窸窸窣窣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在这寂静的书房中,还是引起了张鸣九的注意力。他不禁侧过头去看了一眼,正对上陈正坤有些惶恐的眼神。

还没等他开口,陈正坤已经矮了半截,跪在了地上。

“干嘛?”张鸣九不明所以的问了一句。难道自己很吓人吗?不过是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