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章、三条战线只说第二天,陈庆之便按照萧衍的口诏,在鼓楼广场竖起了招兵买马的牌子,牌子上说要招募义勇,北静胡沙,扫清河洛,定鼎中原。
前几天根本没有几个人来。一天能来了百十人,登记完,管饱饭,还没等开训,估计觉得着这阵势北伐没什么指望,呼啦啦又跑了一半。
罗伊铭到鼓楼前看看情况,急得一头汗。但陈庆之却不疾不徐笑了说:“此时离北伐还一月有余,罗将军又何必急躁。”
罗伊铭说:“陈将军好定力,罗某好生佩服。”
到得陈庆之府上,二人坐倒聊天。
两杯茶喝过。陈庆之说:“前儿皇上命我与罗将军对弈,陈某不才认输。今儿斗胆,想与罗将军切磋一二,不知肯否?”
罗伊铭额头立马再次冒出汗来,说:“陈将军见笑了。罗某于对弈仅知皮毛而已,若非前日将军成全,北伐之谈只是竹篮打水、镜花水月。”
“罗将军又何必谦虚。”陈庆之一笑说:“今日之战,没有赌注,罗将军大可放心。”
罗伊铭呵呵一笑,说:“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围棋摆下,罗伊铭执先手,于边角先下了一子。
“罗将军果然行家。”陈庆之略一沉吟,也下定一子。
要说罗伊铭谦虚,也确实有点。人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罗伊铭虽然原来围棋下得不好,但这一二年来却也下了不少,对弈了不少北魏名家,也得了不少名家指点。且罗伊铭人又聪明,凡事只要专研,总能研究出个名堂来,要不然要不能博士后毕业了,你说是不是?
只说二人都打点起精神对弈,但也并没有紧张到连大气也不敢喘,相反却谈笑风生。
陈庆之说:“罗将军只说要出兵,陈某想请教将军,从何处出兵为好?”
“请教不敢当。”罗伊铭说:“罗某以为,兵贵神速,当然是越少走弯路越好。”
陈庆之“哦”一声。
罗伊铭说:“如今我之伐魏,其实本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渡江经秦郡、然后至徐州,一路向北,至北兖州。此路,陈将军曾大败元延明,是将军成名之地!但此路目前却不好走。”
陈庆之又“哦”了一声。
罗伊铭说:“如今青州以南,有邢杲、羊侃起义,元魏已派元天穆、高欢、于晖大兵进剿。陛下目前虽已答应派兵接应,但将军王弁却畏葸不前。眼前来说,此地战事混作一团,胜负难料,将军若从此路进军,最多是作了羊侃的接应之兵,但是元魏会派更多的兵士前来进剿,到时候不过是一场大会战而已。胜,不过暂得兖州、青州;败,则北伐未建尺寸之功,成欺人之谈。因此,罗某窃以为此路不可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