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伊人来相会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义军的首领吴,泽,民因为一次意外倒下,义军的指挥棒则暂时降落在我的手上。即便自认为是鞭杆做大梁一一不是那材料,却也好打肿脸充胖子了,谁叫咱现在是不倒翁掉进血盆一一红人呢。

目前义军的处境是要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军事挑战,我们现在占据了一路之地,对于皇帝来说是不可饶恕的,毕竟平时你占了别人一尺之地,邻里都会发生争执,甚至闹得老死不相往来,就更别提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挑战对方的宝座?我可不想自己的下场跟巴黎公社的革命一样,虽是有道伐无道,但军事上的失败却落得一腔热血付诸东流,让人每次翻起这篇历史的时候充满着无尽的唏嘘,常常做着“重生回到那个时代就怎样怎样”的YY。

为了能够让自己可以把精力可以集中到这一方面上,让革命政府的行政分工更加的明确。因为随着义军规模的扩散,解放的地方越来越多,行政人手越发显得重要了。如若不然,那还真像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所写的《尉缭子》说的那样:“交通设施没战备、要塞没修理、或者没构筑,障碍没有设置、虽有要塞也是不能防守的,边境堡垒没有部队占领,守卫部队没调动就绪,虽有人也等于没人;应征集的牲畜没集中,应征集的粮食没征集,该征收的财物没有收齐,虽有财物等于没有,这样城邑空虚而资财穷尽的敌人,是很容易被人乘虚而入的。”

虽然我想实行科举制度,但无奈实行科举需要很多要准备的工作,所以只得暂且放一放,至少要等到统一全国,天下安定后才能做。

自从接手指挥棒后整个人的负担大了许多,不能像以前那样吊儿郎当了,每日都在惶惶之中度过,这一天总算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徐炎带领义军,经过数月的浴血奋战,终于控制了整个河东路!

义军的地盘终于扩大了一倍,两路之地十州之土,说来不小了,但是对于拥有三十六道几百个州的大恒王朝来说我们还是在广阔的草原上的一堆野火,随时都有被扑灭的可能。

这让我欣喜不已,连忙给徐炎提拔了官阶:从第四品的重号将军三等安东将军升到第一等的征东将军兼新乡侯。其余的将尉和士卒们也都做了相应的嘉奖,或是提升军阶,或是记下军功爵,给予他们和其家人相应的待遇。

(说实话,我内心一万个不喜欢军功爵,因为会加大社会的不平等,但现在为了让士兵们义无反顾的去作战,却也只好这样了。毕竟许多人的热情总有一天会消退,但是他们的欲,望却不会消退。)

心情大好,心血来潮的我生了要去乡野之地走走的想法,说做就做,我交待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