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靳允,让他坚定守城的决心。这时陈宫派来进攻范城的汜嶷正好带兵到了,靳允为了表决心,设伏兵杀了汜嶷!
对于这件事,裴注引徐众评说:“靳允与曹*之间并没有确立君臣关系,而母亲是至亲,依照道义,靳允应该辞官去跟随母亲。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开方到齐国当官,多年没有返回家乡,官仲认为,不惦念自己父母的人,又怎么能爱君主!所以,访求忠臣一定要到孝子之门。靳允应该首先去营救自己的至亲骨肉。徐庶的母亲被曹*俘虏,刘备就送徐庶返回北方,以便营救他的母亲。想要掌握天下的人,应当体恤作儿子的孝顺之情。而曹*也应该让靳允离开。”
这个什么“徐众评”,我找了一下,是东晋的一个叫徐众的黄门侍郎撰著的一本叫《三国志评》的书,没什么名气,治学也算不上严谨,所以只能归入野史流。你说如果按照徐众的说法,当时曹*让靳允离开(曹*远在千里,我估计他都不知道有这事),范城失去主心骨,那就难保了,范城一丢,鄄城、东阿估计也差不多了,曹*没了根据地,估计他也要完了!而靳允的离去也不能保证吕布就会放了他家人,而他坚持下去,曹*以后一定会对他另眼相看!这么一推算,你说靳允是走还是不走?徐众腐儒之见不足为道啊!
程昱又派遣一支骑兵部队,截断黄河上的仓亭津渡口,陈宫率军到河边,无法渡河。程昱来到东阿,东阿县令、颖川人枣祗已率领吏民在城墙上坚守。由于荀彧、程昱、靳允、枣祗等人的努力,他们终于撑到了曹*大军的归来(大约在兴平元年四月,194年)。曹*回来后,握着程昱的手说:“假若不是你尽力,我就无家可归了。”曹*上表推荐程昱为东平国相,驻在范县。吕布进攻鄄城,未能攻克,就向西移驻濮阳。曹*说:“吕布一下子得到一州的地盘,却不能占据东平,切断亢父、泰山的要道,利用险要的地势来对抗我,反而回驻濮阳,我知道他没有多大作为。”于是进攻吕布。
濮阳县的大姓田氏为吕布实行反间计,假意作曹*的内应。曹*得以进入濮阳城后,纵火焚烧所经过的东门,表示自己不再退回。及至与吕布交战,曹军大败,吕布部下的骑士捉到曹*而不认识,问道:“曹*在哪里?”曹*说:“骑黄马逃走的那人,就是曹*。”吕布的骑士就放开曹*,而去追那骑黄马的人。曹*从大火中突围而出,回到营中,亲自慰问军士,命令军中赶快制作攻城用的器械。随即进军,再次攻击濮阳。他与吕布相持一百余天,发生蝗灾,百姓饥馑,吕布的存粮也已吃尽,两军各自撤退。九月,曹*回到鄄城。吕布率军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