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反董联盟

袁绍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之后,冀州牧韩馥一直防范着他呢(渤海郡属冀州所辖),袁绍想联合天下豪杰共同反董,但被韩馥牵制,未能起兵(韩馥的冀州牧是董卓给的,但这家伙是墙头草,后来他看袁绍势大,就倒向了袁绍)。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封为车骑将军!当时曹*为奋武将军(不知道谁封的,没说),也参加了反董联盟!

这里要说明的是袁绍何以以一太守的职位坐上盟主的宝座,你看其他的什么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官都比他大!我们大都认为,那是因为袁绍他们家四世三公啊,袁家门生故吏!这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袁术也是袁家的人啊,为什么当时是后将军(位在上卿之下,金印紫绶)的他就没当上盟主呢(不过这后将军很有可能也是自封的)?这就不得不从袁绍其人说起。

《三国志》说:“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袁绍这个人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长得帅(姿貌威容)!这一条在古代那是很吃得开的,中国古代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这么说:“相貌决定命运!”(就是在现代,你长得帅也吃得开嘛!做做偶像明星,当当模特儿)

第二、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折节下士)!这就是说他的人品,我们撇开他以后的种种错误和失败,客观的来评价他,可以看出他还是很不错的!单从他对董卓的态度与对刘虞的态度(下面会说到)来看,至少他比袁术要好的多(袁术是反对袁绍推举刘虞做皇帝的,因为他自己想做皇帝)!

所以有此两点,才能有“士多附之”的结果!

还有要说明的是公孙瓒是没参加反董联盟的,《三国演义》上说他参加了那是不正确的,所以《三国演义》说刘、关、张跟随公孙瓒参加反董联盟也是虚构的!那么“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就更是没有的事了!至于刘备有没有参加反董联盟,《三国志》上是没记载的,裴注引《英雄记》提到过一句“备亦起军从讨董卓”。我们前面提过,刘备怒鞭(不能肯定是不是鞭)督邮之后,是弃官而去的,后来他做了高唐尉,后又做了高唐令(怎么做的史书没讲),所以反董联盟他即使参加了,也最多是个县令!

至于幽州牧刘虞(我们以前提到过),他虽然没参加反董联盟,但他是亲袁的,后来袁绍与韩馥多次拥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