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

天有和“满塬红”两个就那么偷偷地过起了日子。一个男人有了女人或者一个女人有了男人,都能让他们精神焕发,事事顺心。

两个人都从对方那里体会到了什么叫作温暖、什么叫作依靠,也体会到久违了的牵挂与依恋。

天有的第一批鸡娃已经长得很大了,如果按照市场上每只四斤的收购标准,已经完全可以上市销售。只是数量太少,挣不了几个钱。“满塬红”就让他先不要卖,等到第二批长大后一齐出售。天有算了一笔帐,如果再等上一个月,这第二批的鸡娃也能长到四斤多,并且越往后鸡的价格就会越高,因为好多节日都在后面等着呢。

再敢不敢抱上一窝?按时间算下来,如果再抱上一窝的话,长到四斤左右的时候,正好赶上过春节,春节的时候,本地的鸡价往往是一年中最高的。但就是气温越来越低了,鸡娃出壳后能不能活?能不能长?天有在这事上没把握。

“咱们可以试嘛,再说了,你这都是在房里养,温度并不低,实在不行,咱们就给窗子上加塑料纸,里面架上火炉,我就不信还能把鸡娃冻死。”

“你说的也是,就是害怕鸡舍不通气,会得病。鸡它本身就很臭,鸡屎的氨味道很重,不通风不行。”

两人商量了好几次,最后决定还是再冒一次险。

天有又像前两次一样,到附近的村子里去收家里有老公鸡的鸡蛋。

秋天,鸡的产蛋量正处于高峰期,农家人的鸡蛋多得吃不完,自然蛋价就下来了,天有就用能收五百只蛋的钱收购了六百只鸡蛋,刚好装满他做的那两个孵化箱。

但天气毕竟是凉下来了,孵化箱的温度很不好控制,天有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给水不断地加热。好在有了“满塬红”,她可以帮着她给娃娃们做饭,安顿家务。

玉米成熟的时候到了。塬面上到处都能看到在玉米地里辛苦劳作的人影,人们把玉米棒子从玉米杆上掰下来,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地里面运到外面的路上,倒在停放在路边的架子车里。玉米棒子很重,因此上一次只能背很少的一些,这就增加了运送的次数,再加上男人们大都在外面,家里只留下些妇女儿童,因而收玉米是一年中花费时间最长的。

天有一天忙着孵化的事,“满塬红”就只好领着建平和辉辉两个去掰玉米棒子。她在前面掰,两个小伙子在后面捡,一根根放在背篓里,抬着背篓往地外边运。

“这太费劲了,咱们两个得另想个办法。”两个孩子商量。

“要不找个小车往外边推?”

“哪有比架子车更小的车。”

“咱们在电视上见过人们拉行李的那种箱子,你想起来了吗?”

“对呀,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