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不怕袁绍,这是天下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甄宓的脸色有些震动,但是随机便黯然下来。
“一个贼寇,在这士族官僚林立的世代,能走多远?虽然并州强盛,但是士族和诸侯也不是吃素的,更何况,诸侯和士族眼里,怎么能够容得下一个贼寇的存在?”
“小姐,你说的这些我不懂,环儿不懂大道理,但是小道理还是懂得,不管他能不能走远,至少现在,不少诸侯都对他敬而远之”
“也许吧”
“……”
却说张成回到住处之后,一直眉头紧锁。
“主公,今日你应该高兴才是啊”郭嘉有些奇怪道。
“奉孝,现在书院和钱粮都有了着落,但是我们还缺少最重要的”
郭嘉一听,立即明白过来,书院有了,但是教书的先生要去哪里找?书院有书院的底蕴,比拼的也是底蕴,比如说鹿山书院,有庞德公和司马魏两大当世大儒坐镇,颍川也是荀辊这样的大儒,张成新建的书院,根本就没有大儒执教。
“主公,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就是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
“谁?”张成下意识道。
“蔡邕”
“蔡邕?”张成一听,立即想起来,蔡邕,乃是蔡文姬的父亲,当世大儒,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书法家,画家,不过张成之所以了解这个蔡邕,还是因为他又一个明传千古的女儿,蔡文姬。
张成依稀记得历史的介绍,董卓死后,蔡邕感念董卓旧情,在董卓的尸体上大哭,王允不顾众人劝阻,斩杀了蔡邕,一代大儒,就此陨落。
“现在董卓距离董卓逃亡长安有多久了?”张成问道。
“两月有余”
“不好”张成一听顿时感觉时不我待,而且张成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武将有铮铮傲骨,而文人,同样有文人的风骨。
蔡邕明知道天下人都狠董卓,但是却还敢为董卓哭,最后被杀,可见他真性情,也可见他是一个有风骨的人,这样的人强来肯定不行的。
“看来,我有要亲自走一趟了”张成叹道。
“主公要去长安?”郭嘉惊道。
“时不我待,我必须走一趟”张成叹道。
“可是主公,现在这新政刚刚实施,许多地方都还需要主公,主公怎么能以身犯险?不如这样,主公,我去如何?”郭嘉问道。
“奉孝,其实有些东西你比我懂,我张成说白了不过是一介莽夫,而你却有大智慧,不用妄自菲薄”
“可是主公,你乃是主心骨……”
“放心,奉孝,这次我可不是一个人去,身边有人保护,而且长安距离我并州东南不远,我会让潘凤率领三万大军接应,若是有事的话,骑兵不用半天就能赶到”
郭嘉见张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