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贾!”
公孙鞅将含在嘴里的玉黍稷饼,几口嚼完后,端起酒觞,用酒将饼渣冲下喉后,拿起食巾擦了擦嘴,才缓缓谈道:“治国如烹小鲜。不同的食材,就要用不同的烹法。若千篇一律,就不可能有各种食材的美味了。治国同理。史简所记,均是成法。如穆公与五羖大夫,周文王与姜尚公等。但观阅史简后,先生可发现有今日之秦国的国情治发吗?反正,鞅是没有看到。
今日之秦,穷苦异常。穷到连天下不把秦当国,连一年一度的国君会盟,也拒绝秦国公参与。穷得连魏国占了秦河西富饶之地后,连迈迈腿就可获得六个河西大的渭水平原之欲望,都无。嫌迈迈腿的劳累,换来的地不划算!当今天下,谁不知秦?蔑称秦为狄戎,民不知初礼,男女不分,老少不分,身无寸缕,锅无夜食,跟野人无二。在这样的国家里,虽有先生这样的大才、智者,可更多的是,连活下来都艰辛的秦民。请问先生!在这样的条件下治国,何为纲?何为大?是圣人所言的礼法呼?还是治国的栋梁贵族、官吏呼?请先生教鞅?”
公孙贾一怔,愣了愣,无意识的抿了口酒,吃了口肉后,也用食巾擦擦嘴,才轻嗯一声,言道:“知史而不信史,懂圣人言而不听圣人言,方真学问。先生之言让贾无法回答,但先生之事,贾、依然不解。那些寸麻、粒粟的小事,真能救我秦呼?请先生教贾!”
公孙鞅心想,你就装吧,不就想摸清我的老底,好来置我与死地。嘿嘿,我不怕。怕就不来,来了就有法对付你。公孙鞅扬扬眉毛,微微笑谈:“鞅,是个破落的卫国公族。打小家道中落,尽知食不饱肚、衣不裹腹之时,人是不会讲礼,而只会盼着吃饱穿暖。谁让他们衣食无忧,他们就跟谁卖命。因为这些人只明白一个理:吃饱穿暖才能活着,活着才有好日子等着。这就是鞅只抓小事的理。分室分炕是为让每个成男成女,都担起把自己养活的担子来,让尽可能多的秦民,投入到吃饱穿暖的农耕之中。只有他们亲手养活了自己,亲手挣来了财富与荣耀,他们才会珍惜,才会感激带给他们这一切的秦国公,才会为保住自己的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为秦国公拼命。等他们由穷变富了,就会对他们过去如猪狗般的生活,感到羞愧和耻辱,就会自动的学礼仪,讲羞耻,明事理。倒是,秦自强也。”
公孙贾听得是一身冷汗啊!心中的担忧也脱口而出:“这些由穷变富的人,为保自己的富贵,既能为秦国公拼命,但、更会为直接带给他们一切的先生,而拼命。故,等这些人知初礼,明事理之时,就是先生在秦大功告成之时。届时,先生何患无礼制?何患无官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