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找寻登岸点 2

“首长,我们已经到达兰屿附近了!就在我们的右侧!”随着传声筒里瞭望手嘹亮的声音,阳峰快步走到窗前,朝着船行方向右侧望去,远处的洋面上的确有一片绿色的岛屿若隐若现。“好的,知道了,我现在就去看看。”阳峰说完就走近传声筒,切换到舱内通讯的传声筒。

旧世界使用的大型船只主要还是使用的舱内通讯装置,例如岗位间有线电话、舱内有线广播以及全船有限广播系统。东方港号在设计之初也的确在图纸上设计了这些藏内外通讯系统,但是在建造的时候建造者们就开始发现现有的技术制造出来的这些电子设备不仅很容易损坏,铺设的线路也三番五次地被不知什么时候爬上来的耗子给啃咬断掉,在重复铺设通讯线路三四次之后,终于在一次至今还没查出原因的短路后将通讯供电部件一次性烧毁。这样的损失让造船厂以及设计部门彻底断了念想,干脆将通讯与广播系统的全部线路给拆了个精光,然后从钢管厂拿了一大批直径四厘米左右的薄钢管铺设在船舱内,同时又委托五金厂生产了一大批喇叭状的接口,安装在钢管的尾端。

这种传声筒通讯的好处体现在不需要太多的维护上,在铺设完成后基本上就属于完全不用操心的状况,这种通讯设备在旧世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海军舰艇上很常见。因为其薄钢管的材质,又是四厘米的直径,船上即便是有老鼠,也不会对这种钢管下口,就算是下口了,也是不可能咬坏的。它的铺设简单,使用更加简单,只要对着喇叭接口大声说话就可以了,声波在薄钢管的管壁内来回震荡,最终从另一头传播出去,可以传播出相当远的距离,唯一的缺陷就是由于声音是来回震荡来传播的,因此有时候会听到回声,想要一次性完成听说任务基本上很难,有时候需要复述两三次才能完成命令传达。这种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即是在声波产生回声的位置增加设备抵消回音,但是这样的施工必须要依靠数学与物理,以本时空的土著归化民们现在的教育水平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暂时就先搁置了,捏着鼻子用。

不多时,东方港号的吊机开始运作了起来,在钢缆吊钩下,一条引水船缓缓地被晃悠悠地放置在了海面上,一张绳网被从引水船一侧的舷墙上抛了下去,铺在了舷墙上,两名穿着蓝白相间海魂衫的水手与六名穿着常绿作战服的特侦队员顺着绳网开始向着海面慢慢爬去。

东方港号虽然船体不小,但是里面的空间也只有这么大,前方即将抵达陆地上岸休整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便传遍了全船,许多穿着大红色上衣蓝色长裤的外籍军团士兵们纷纷涌上了甲板,里面颇不乏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