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马天乐的困难

表达了支持政府经济发展的决心。都城市长也表态,完全支持周氏的发展计划,并在各方面展现政府支持的态度。

市长所说的各方面,就是政府出面疏导,希望在这块地皮的问题上,赵氏商业帝国能够让步,免得在拍卖会上形成两大巨头厮杀的惨烈。虽然,那样是公平的,而且对政府的经济是大有益处的,互相提高价格,政府的收益自然增加。可问题是,政府向来是管控着宏观大局,不但是要考虑经济的因素,还要考虑的是政治的因素,还有国家发展安全的因素。这些年,赵氏商业帝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不管是在都城还是在全国各地,处处可见赵氏的踪影,已经发展到一支独大的地步,被赵氏兼并的企业无数,而且这个速度还在加快。如此发展下去,虽然目前看是一个好的态势。但是作为管理层,已经看到了危局。一旦是赵氏真的是一支独大到无法想象的局面,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难以掌控的态势。因此,在高层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公开的共识,要扶持一些企业发展壮大,才能形成国内企业的良性竞争,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在都城,目前能够和赵氏抗衡的只有周氏地产。所以,这一次,中央高层授意都城市长,想办法规劝赵氏放弃这块地皮。

都城的市长自然不敢懈怠,亲自出面和赵之洞商谈,虽然不能说这是中央高层的决定,但是明确表示都城政府很看重周氏的发展规划,希望赵氏能够成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作为企业家,赵之洞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如果公然表示反对市长的建议,那基本上就是表态和政府对抗,赵之洞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他绝对不会做出这样冒险的举动。所以,口头上答应,不但是赵氏不参加这块地皮的竞拍,而且赵氏所有的下属企业也绝对不参与,以表示对市长工作的绝对支持。

但是,人嘴两张皮,自古都是这个道理。政府有政策,企业有对策。赵之洞盘算之后,破天荒第一次给田方亮打电话,通知他不参加拍卖会的同时,让他出资五千万,指示手底下的人成立一个空壳公司,属于独立个体,然后参加拍卖会,务必要把这块地皮拿到手,更不允许落在了周氏地产的手上。能够得到老板的亲自指导,田方亮大喜过望,表示全力办妥。

这件事,自然是落在了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马天乐的身上。

仅用一天的时间,天乐建筑公司成立。转眼之间,马天乐拥有了五千万的运转资金。只是,这五千万的资金,马天乐一分钱都别想自己使用。秀华街的这块地皮,赵氏已经暗地里评估过,按照以往拍卖的价格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