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正德合背”

句留传已久的俗话的“正德通宝”的双面钱,原来是“正德钱”啊,高泽可是看过的书上的许多关于“正德”钱的传说的。

看着手中的“正德”钱有些奇怪,这铜钱和别的不一样啊,怎么两面都是字啊?高庆林看出了高泽的疑惑,给他解释说:“小泽啊,你在书上应该看过‘合背钱’这个说法吧,怎么给忘了啊?”

“哦,是‘合背钱’啊,我怎么突然一下了给忘了呀,这是‘正德通宝’的合背钱啊!”高泽一经提醒,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高泽在孙仲汇先生所著的《古钱》一书中看到过“合背钱”介绍,古代的铜钱一般是一面有字,或记值或记地或记钱名等等,总称为“钱文”。而另一面既无文字也无标志,那么这种无文字标志的一面就叫“钱背”。“合背”,是指把两枚钱的“背”合铸在一起,铸出的钱,两面均是同样的钱文,这样的钱就叫“合背钱”。最早的合背钱产生于战国空首布,如“武”字、“武安”空首布;“安阳”、“隰”字平首布等。为什么要铸合背钱呢?有的是工匠在铸钱时合错了范,误将两块面文范合在了一起;有的是为了某种需要而特铸的,如宗教迷信和民俗等方面的需要。一般合背钱都比较厚,两面文字完全一样。在合背时,两面是同一个方向的称“正合背”;有的是一正一反,称“倒合背”;有的则一横一竖,称“十字合背”,等等。

高泽见到“正德”钱自然就想起了历史上的“正德”皇帝了,“正德”在《尚书正义》中解释为“德惟善政(正),政在养民”。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则精僻地解释为:“正德者,自正其德。”以“正德”为年号的明朝武宗朱厚照皇帝,出生于公元1491年,1505年即位,1521年秋,因不顾大臣反对,置朝政于不顾与西域爱妃南巡江南水乡,在南京清江浦舟覆被溺,后得疾而崩于北京豹房,享年31岁;在位17年,历史对其“政评”却持颇多争议:正德皇帝贪杯、好色、尚兵、所行之事看似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的武宗皇帝,同时又处事刚毅果断,弹指挥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母亡故众大臣祭伏于泥水地中,正德帝体贴地将下臣扶起;行军途中还会和官兵坐在车上打闹戏耍;甚至痴情于艺妓,个性强烈,为人却又十分平和。

正德皇帝以巡视之名去江湖捞鱼摸蟹、最终又溺水江中后病亡。在民间对“正德通宝”有“正德游龙钱”之说:其意为天子入江海有游龙之愿,过河﹑渡江有图平安之意;高官﹑商贾之人佩之正德钱以求平安吉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