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日子就到了腊月二十八。从这天起胤禟、董鄂氏和乌尔苏就要天天进宫陪王伴架了。其实用通俗一点儿的话来说,就是一家人在外都工作了一年了,终于到了年尾家人可以团聚的时候了。所以不管是已经在外开府的大儿子们,还是还住在皇宫里的小儿子们,都应该回到自己的亲爹、亲娘跟前承/欢尽孝,大家一起欢欢喜喜的过个新年彼此也好亲近亲近。
当然皇家也和民间一样,儿子陪老子,儿媳妇陪婆婆。像太后娘娘那就是家里的老封君,全家的最高辈儿,所有人都得去她哪向她老人家磕头问安。只不过,民间是一大家子都得在老封君哪吃年夜饭守岁,皇家就是所有人都去乾清宫吃大宴守岁。
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是儿子陪老子在乾清宫陪宴皇亲、权贵。而上了玉碟的儿媳妇儿们就是陪婆婆。她们各自去自己母妃的殿里陪伴亲婆婆,当然如果你的亲婆婆不是一宫的主位,那你还得再多陪几位了。反正是没个统一的明面婆婆,谁上咱们亲爹的嫡妻都死光了呢!
皇上现存的儿子数量颇多,但死去的也不少。特别是在康熙爷二十岁之前,他那儿子真是没少死。说什么这孩子都站不住,还不分男女。
这个话题对荣妃来说太伤心,因为她那几年死的孩子最多,而且是三男一女全都没站住,要不这皇长子的位置,说什么也轮不到惠妃的胤禟。所以荣妃不喜惠妃这也导致了老大和老三的关系也特一般。
太子胤禟排位在第二,他是元后所生的第二子,身份自然是贵重。小名嫡子那不是白叫的,隔现在人家是正经的婚生子女,反法律保护。比起非婚生子女在名声上就要吃香得多。所以胤禟当然有他自傲的本钱了。再加他是康熙一手带大的,所以康熙就格外的心疼、照顾他,这当然也是因为康熙吃过没亲妈的苦,不想儿子再受啥委屈了。
不过胤禟的其他兄弟肯定不这么想,心说:“咱们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凭啥咱爹就只对你一人这么好啊!”。所以当胤禟和乌尔苏又一次睡前夜话的时候,胤禟就吐露出了这个让他憋屈在心里十了多年想法儿。乌尔苏听完后还真往深里给胤禟分析了一下。
乌尔苏上大学时的那儿会,有个同学是家里的大姐。她在girltalk时总是说她妈偏心,只对她妹妹好。乌尔苏本身是独生子女,因为太孤独还总想让她爸妈给她再生个弟妹陪着她玩的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把少年、青年时的所有感情都投在了韩可身上,当然最后反弹也大)于是就问她说:“有个姐妹多好啊!你妈对她好,就好点儿呗!反正也是你亲妹妹,再说你还比她大,姐姐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